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制日报讯 记者韩萍 徐鹏 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青海省广大律师积极行动,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律师专业优势,投身公益法律服务,自发捐款捐物,树立了全省律师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群体形象。
青海各级律师行业党委和律师协会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提出具体防控措施。各律师事务所建立健全疫情信息通报和检查制度,详细摸排律师外出及返程情况,坚持每日零报告制度,督促外地返回的律师和家属进行不少于14天的居家隔离。律师事务所普遍推迟复工时间,实行网上办公和线上立案,利用信息技术为当事人提供远程法律服务。省律协要求对发生疫情感染或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的律师开展组织关怀和行业扶助,帮助解决其生活、就医、执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协调解决开庭时间等问题。
截至2月5日,全省律师事务所集体捐款近20万元,律师及行政人员个人捐款25万元,部分律所党支部为防疫检查点、卫生院以及在岗值班法律援助律师送去煤炭、米面、蔬菜等生活物资以及口罩等防护物资。来自省外的法律援助“1+1”律师也积极向当地红十字会捐款。
西宁市律师协会成立疫情防控专项法律服务团,为党委、政府提出法律意见,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海西州律师行业党委联合州普法办组织全州党员律师,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全州出现的典型案例及时开展以案释法系列宣讲活动。海东市律协由河湟律师事务所牵头成立法律服务团,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媒体推出与疫情防控有关的行政、刑事、民商、劳动等法律知识解读。北京市盈科(西宁)律师事务所成立线上抗击疫情公益法律服务团。青海凡圣律师事务所在本所公众号上开展防疫法律知识解答系列活动。全省其他律师事务所也纷纷以不同方式开展法治宣传,解答法律咨询,提供电话和线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