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湖南省女子强戒所2020年设置了女性特殊病收治专管中心,开始收治女性HIV戒毒人员。
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湖南省女子强戒所的民警们通过做医生、教师、朋友、家人四种角色,在女性HIV戒毒人员中营造了“快乐戒治、拥抱希望、奔向新生”的矫治理念,构建形成了“医疗救助、互助管理、趣味训练、艺术戒治”的管理方法,实现了所内HIV员专管率100%,基于自愿原则的抗病毒治疗率100%,出所转介成功率100%。
当医生专业救治重挽生命尊严
艾滋病人员身体素质差,并发症较多,病情极为复杂。2020年6月HIV类戒毒人员陈某,忽然感到呼吸困难,经过所内医务人员的检查,发现陈某已出现胸腔大量积液。因其病情紧急,所内马上启动医疗救护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将其转到三甲医院治疗,及时挽救了陈某的生命。
像陈某这种例子还很多,但省女子强戒所始终坚持“四免一关怀”原则,结合每名HIV人员的CD4值和所患其他疾病,建立专门病例进行个体治疗和护理。为每名HIV人员购买了城镇医保,建立所医院与各地疾控中心的衔接转介机制。建立专职医疗队,负责HIV专管区的定期问诊、巡诊、体检等跟踪治疗,确保戒毒人员病情稳定。
做朋友倾力帮助实现自我价值
在对HIV人员的管理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建立信任,民警们与她们近距离接触。
2020年大队长夏静在HIV专管区例行巡诊,一名HIV人员全身过敏瘙痒,身上抓的血痕触目惊心,在触诊的过程中,该名HIV下意识去抓痒,不小心手指甲划破了夏静手背的皮肤。尽管心里有些惊慌,夏静还是坚持先给该员做完了诊治,然后才对伤口进行紧急冲洗,紧接着去疾控中心检查,遵医嘱进行了一个月的抗病毒治疗。
民警龙利云是与HIV人员的朝夕相处时间最久的,从警以来已有13年的HIV管教经验,在成功制止了一场突发事件,她心有余悸地说道:“幸好制止了,如果当时事态无法控制,很可能会导致极端严重的后果。”
为了帮助回归解除人员继续保持操守,省女子强戒所对解除的HIV人员在出所后7日、1月、半年、1年分别进行电话回访,实现了HIV人员解除后续照管100%全覆盖。
当“老师”指导鼓励重燃生活信心
制定HIV康复训练计划,组织开展康复操、八段锦、太极拳、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帮助她们恢复身体机能。
联合湖南师范学院体育系、长沙市四医院等专家院校,针对女性戒毒人员特点,联合研发编排了适合HIV戒毒人员的“蝶羽康体操”,以轻松简单的技法帮助戒毒人员达到健体目的。
成立了书画、声乐、舞蹈、手工四个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用艺术熏陶心灵,唤醒她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戒毒人员邓某,通过绘画治疗,由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员成功转变为戒治积极分子,并在互助组中担任了组长职务。
对HIV人员的心理情况随时关注,对情绪有异常或有家庭变故的人员及时介入。探索女性HIV类戒毒人员互助管理与同伴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性管理模式。建立互助管理小组,将抗艾由“个体”向“集体”转变,凝聚小组的意志与力量,相互监督管理,相互包容促进,共同拒毒防艾。
做“家人”温暖关爱重建生活希望
民警对待HIV戒毒人员就像家人一样,除了心理上的慰藉,在生活上也对她们予以倾斜。逐步提高HIV戒毒人员食物量标准,每天发放鸡蛋、牛奶,定期发放水果和营养品,通过增强营养提高身体机能。
戒毒人员宿舍开放冷热空调,常年保持适宜温度,避免温差太大引发感冒等传播性疾病。同时考虑到极端天气对HIV戒毒人员的影响,在夏天会增加消暑物品,在冬季发放保暖内衣、棉鞋等保暖衣物等。
这些暖心举措,正如HIV戒毒人员李某所说:“我现在的家人不管我了,但没想民警们所给了我家人般的关爱,感谢她们,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我相信我会有一个好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