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加速推进法治营商环境建设 全力推动疑难复杂问题化解

青岛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3-02-03 13:51
分享到 打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东良 曹天健

  法治日报通讯员 王彩云

  山东省青岛市统筹发展与安全主题,将营创法治化营商环境、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进,全力解决影响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重大疑难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让广大市民共享社会发展红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实实在在提升,谱写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青岛篇章。

创新体制机制营造一流发展环境

  青岛市聚焦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升格一套机构,配强一个专班,组建三支队伍,大力营创一流发展环境。

  2022年,青岛市将“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升格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任领导小组双组长,对重大营商环境事项实施“顶格倾听、顶格谋划、顶格部署、顶格协调”。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程德智,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建军担任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双组长,统筹协调、督导考核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将营商环境工作由综合协调服务转向专业能力建设,凝聚起优化营商环境强大合力。

  组建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媒体观察员、营商环境体验官3支队伍,为营商环境优化提供更加专业化、法治化、市场化支持和保障,夯实“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社会基础。

  打造“营商青岛共赢之道”城市营商品牌,策划实施全国首个营商环境领域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中,青岛市位居全国第六。

  全市政法机关对标“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四项要求,推出《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二十五条措施》《关于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五项行动”服务保障实体经济振兴推进重点项目落地的实施意见》,培树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融·实”“青知”“检察育苗”“法惠企航”“金智谷”五大品牌,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法务中心,加快上合示范区“法智谷”建设,目前进驻上合示范区法律服务机构达46家,为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提供优质高效司法服务。

法治保障推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2022年初,青岛市启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围绕居住环境差、交通拥堵等一些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城市更新速度,让1000多万市民共享社会发展红利。

  针对城市土地、房屋、项目等方面历史遗留问题复杂性、特殊性,2022年5月,青岛市委政法委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牵头组织市纪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司法局、市信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成立“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部”,经深入调研,摸清土地征收房屋拆迁、毛地出让闲置、划拨土地闲置、析产分户、小产权房、烂尾项目、土地确权和涉法涉诉八方面历史遗留问题及底数。

  针对棘手难题,工作部组织政法机关、法律专业团队会同各区市开展依法化解工作攻坚,在半年时间内,成功解决了土地征收入储、拆迁办理房产证、安置房回购、涉法涉诉问题等24个历史遗留问题,拆动了一批持续多年的“钉子房”,有效防止和避免了拆迁工作中的法律风险和社会稳定问题,为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

扛牢职责使命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青岛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政法机关忠实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职责使命,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懈努力。

  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批试点城市,青岛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进一步健全治理体制、完善工作布局、创新治理方式,切实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了各类重大风险,探索出符合发展规律、彰显时代特征、富有青岛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青岛模式”。

  以市委名义出台《青岛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的若干措施》,检察建议与人大代表建议衔接转化机制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肯定;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立案数、破案数和宣教成果3项考核排名全省首位,全市涉众型经济犯罪专项行动战绩名列全省第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起数和损失金额分别下降50.4%、52.65%;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办理案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青岛市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附件:

责任编辑: 王佳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