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法治成为城市治理核心支撑

厦门多维聚力打造依法治市样本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21 09:45
分享到 打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淑秋

  法治兴则事业兴,法治强则事业强。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以建设“法治中国典范城市”为目标,坚持以法治之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推动法治成为城市治理的核心支撑与坚实保障,率先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多维聚力打造依法治市厦门样本。2020年,厦门市获评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2021年以来,在第三方机构开展的全国100个城市法治政府建设评估中,厦门保持在第10名左右。

  “当前,厦门市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厦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法治政府纵深推进

  6月5日至6日,在厦门市委组织部、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市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上,110余名领导干部齐聚一堂,参加为期两天的法治培训。

  “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决定着法治政府建设的质量与进程。培训不仅是学知识,更是塑理念、强能力的过程。”开班式上,市委依法治市办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厦门抓住“关键少数”,提升干部队伍法治素养,有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

  同时,厦门行政执法工作成效显著,全市推行“无事不扰、轻微不罚、联合执法”制度,有效减轻企业负担。2024年,全市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降至9.79%,同比下降4.44%;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9.81%,同比提升1.5%。

  刀刃向内,厦门推动行政执法监督持续深入。今年4月,厦门印发《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若干措施》,推出31条硬举措,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

  政务服务“一网好办”、政务办公“一网协同”,群众办事“零跑腿”“不见面”,如今在厦门不是稀罕事。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厦门市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与法治建设有机结合。聚焦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关键环节,汇聚210个业务系统数据,公共数据开放超30亿条,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在同类城市中排名第一,12345热线连续3年保持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最高等级。

  办事方便的同时,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也持续“升温”。厦门市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行为,刑事警情数同比下降16.3%。群众安全感率保持在99%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扫黑除恶群众满意率居全省第一。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4月30日,厦门制定出台《厦门市外贸企业涉外贸易纠纷应对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系全国首份较为完整的外贸纠纷应对指南,为企业应对涉外贸易纠纷、规范外贸业务提供了有效参考。

  “《指南》从起草到发布,广泛征求了各单位的意见,确保其更具完整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厦门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指南》为厦门外贸企业提供了14个本地公共性服务机构、平台,其中包括厦门国际商事法庭、厦门涉外海事法庭、厦门仲裁委员会等海丝中央法务区相关机构,为外贸企业提供法律查明、纠纷解决等法律服务。

  海丝中央法务区是厦门经过探索与实践,努力打造的现代化、国际化法治创新平台和法律服务高地。

  据悉,厦门大力推进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建设,成功举办第四届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和2024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等活动,海丝中央法务区检察服务中心、涉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19个重点项目揭牌运行。

  在海丝中央法务区高效运作的全国首个反垄断审查合规辅导中心,目前已辅导4件并购案获反垄断审查批准。立足“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将“通用型”信用分类指标与重点领域“专业型”风险分类指标相结合,形成双随机检查的3个备查企业库,提升检查质效。建立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对名单内企业“无事不扰”,惠及9万多家企业,切实为企业减负。

  为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厦门进一步用足用好经济特区和设区的市“两个立法权”,用法规规章固化改革举措,确保制度供给更加精准。

  “2024年,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发挥特区立法优势,提请审议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资格、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14部法规草案。此外,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关地协同集成化改革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厦门市委依法治市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普法治理精准有效

  厦门将普法宣传与法律服务、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使普法工作从“单向灌输”转为“双向互动”。

  每逢节假日,厦门中山路往来游客络绎不绝,这里的公益法律服务驿站也成了“网红打卡点”。

  这是厦门市司法局和市律师协会着力打造的“148+全民普法”品牌——“凤凰花”公益法律服务中的一个缩影。据市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厦门市已建成“148”品牌项目89个,包括湖里区“德法润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翔安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等。全年组织“宪法宣传周”“民法典进家庭”等普法活动8300余场次,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67万个,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100%。

  在法治社会建设工作中,厦门市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法治获得感。2024年,厦门出台《厦门市法治社会建设“十大行动”实施意见》,召开全市法治社会建设大会。举办全市法治社会建设“十大行动”暨“宪法宣传周”线下集中宣传活动。

  近年来,厦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地域+行业”双网格化多元解纷工作体系获评2024年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实现全市区、镇(街)综治中心建设全覆盖。推进全市重点涉稳风险问题化解攻坚,去年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5万件。

  “经多年实践总结,今年市教育系统积极打造以‘鹭鸣法行’为品牌的厦门市青少年法治宣传矩阵。”厦门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附件:

责任编辑: 操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