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浙江象山:“村民说事”成乡村治理范本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0-11-21 14:23
分享到 打印

【法治乡村建设基层行】系列报道

“村民说事”制度源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近年来,象山县立足特色优势,突出改革创新,大力推广“村民说事”制度,通过“说、议、办、评”四个环节,构筑了村务管理、决策、治理、监督的全闭环,使村里大小事务得到有效处理,实现了集民意疏导、科学决策、合力干事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基层治理方式创新,走出了一条共商共信、共建共享的治村理事新路子。目前,“村民说事”制度已在象山490个村推广,形成了乡村治理的“象山范本”。

方家岙村位于象山县墙头镇大雷山脚下,村里人多地少,曾经是象山县有名的穷村,在2012年的一次“村民说事”会上,有村民提出尝试开办农家乐的想法。第二天,村里就组织党员干部到邻近的村学习取经,回来后商议决定要搞民宿。于是,村干部带头,并动员几户农家开始尝试办民宿,很快打开了局面。如今凭借着日益红火的乡村旅游,村里办起45家民宿和农家客栈,2019年全村旅游经营收入38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达260万元,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每当夜幕降临,方家岙村的“村民说事”长廊总是挤满了村民和村干部,家长里短、村事家事都在这里交流、汇集。从最初的说纠纷、说抱怨到现在的说发展、说建设、说理念,“村民说事”的内容不断革新。方家岙村的“村民说事”有三个特点:一是夜夜说事,天天办事。2019年全村共商议村级事务125件,办结率100%,村民满意度95%以上。二是游客说事,内外一家。近年来,方家岙村为了无缝对接民宿、游客、村民之间的利益契合点和需求连接点,探索开展了“游客说事”新模式,在解决游客诉求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民宿经济的良性发展。三是主题说事,有的放矢。“村民说事”制度引导村班子和村民围绕产业发展、环境美化等主题谈思路、说想法、学政策。

方家岙村还将“村民说事”与农村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相统筹。建立健全村级监督体系,深化考评结果运用,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运行考评结果与项目扶持、资金补助以及村干部评优评先、薪酬奖金挂钩机制。依托村级“三资”等监管平台和“三务”电视公开平台,实现全程监管、全面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如今,随着“村民说事”制度不断发展,不仅“点”上开花,更在“面”上结果,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实践与深化提升,象山县“村民说事”这项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制度,在法治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 于依琳)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