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法治政府建设巡礼】仅凭法律信用,他开了第三家理发店,怎么做到的?

来源:中国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1-06-25 15:03
分享到 打印

  “法律都是帮本地人的,我们外地人就不是人!”

  听着本地房东和外地租客的话说得越来越难听,调解员邵齐斌忍不住飙出一串安徽话。

  “我也不是这里的人,不可能跟他们一起合伙来搞你!房租我来出!你就放二十四个心好吧!”

  房间中空气凝固了几秒,租客眼泪“唰”地淌了下来:“他太侮辱人了,我月底发工资一定会给的!”

  房东低下头,搓了搓手:“哎呀,倒没关系的,我主要是怕他跑掉嘛。”

  因为几句“外地话”和邵齐斌的“大方”,一场因“欠租”引起的风波就这样烟消云散。

  作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和时尚产业基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濮院镇登记在册的新居民达到了15万,是本地居民人数的3倍。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2019年年初,邵齐斌成立了专为新居民纠纷进行调解的“小邵调解工作室”。

  凭着这份化解矛盾冲突的本事,他甚至还从银行用法律信用低息贷了30万,开了第三家理发店……

  感谢信上密密麻麻签了十七个名字

  “咚咚咚。”

  深夜,新居民聚集区红星新村88号,只一点残光从窗户中透出来,邵齐斌敲了敲门。

  门立刻打开了,出现了一张梨花带雨的小女孩的脸。

  2018年年中,在欠了17名员工18万元工资后,原本88号加工点的老板不知所踪。

  身无分文,买不起回家的票,又不敢跟家里说,于是,小女孩孤身一人守在原地,平时靠打点零工度日。

  几个月过去,可奇怪的是,这件事却迟迟没有立案。

  “政府会帮我们要钱?”听到邵齐斌说会帮忙讨薪,小女孩眨了眨眼睛,满脸不可置信。

  “我问了人社局,得先联系上所有人一起来问个情况。”

  遇见老乡,还能解决问题,小女孩眼泛泪花地找来纸和笔,姓名、手机号,一笔一划写得格外认真。

  并非所有人都像女孩那样相信邵齐斌。

  有人电话号码换了,怎么也联系不上;有人推脱自己在外地,没办法回来。

  “我们又没犯罪,为什么我们要做笔录?”

  “我们这点钱政府看不上,不会帮我们的。”

  零星几人来了劳动局,但因为人员不齐,没办法做笔录,全围着邵齐斌七嘴八舌讨要说法。

  “反正也活不下去了,那这样鱼死网破好了。”

  情绪一旦失控,愤怒就像决堤的洪水那样淹没人的理智。

  邵齐斌没想到,一直推脱自己在外地的几位“失联人”竟悄悄地回来了,还密谋要做件“大事”。

  “邵大哥,大家说明天集合去桐乡市政府讨公道呢!”小女孩焦急地声音从电话那边传来,递来的消息让邵齐斌震惊得半天合不拢嘴。

  电话打了两个多小时,天寒地冻,邵齐斌却急得满脑门都是细密的汗珠:“再信我一次,如果再讨不回来钱,我带着你们去市政府讨个公道!”

  “政府人”跟着我们一起去政府讨说法?这句狠话把所有人都震住了。

  “我们信你一次!”年纪最大的大哥在电话里开了口。

  平时都是老实巴交的外乡人,想要去闹也是急红了眼,现在有人帮忙出头“给了条活路”,自然就顺着台阶下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不到,17个身影整齐地出现在了人社局门口。邵齐斌知道,这一次,自己身上代表着他们对“政府”的全部信任。

  “立案了之后,老板跑不掉的,你们回去等消息就行了!”

  两个月后的一个下午,邵齐斌突然收到一个女孩送来的一朵花。没等邵齐斌认出对方,姑娘就连珠炮似的地说了一长段话。

  “邵大哥,钱拿回来了!大家都说太感谢你了!他们让我代表一下,买了一朵花,写了感谢信送你!”

  邵齐斌打开感谢信,署名处密密麻麻地签了十七个名字。

  “兄弟情不值2万?这个钱我来出”

  “如果这个事情弄不好,我死也要死在这里的!”刚见到邵齐斌,饶老伯就丢下了这样一句话。

  饶老伯是江西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机敏灵活,小儿子老实勤快,本来兄友弟恭家庭和睦,但自从兄弟俩人在桐乡市合开了一家汽车维修厂,一切就都变了。

  随着生意的好转,兄弟两人因为合伙的股份多少、利润该如何分配而产生了经济纠纷,甚至多次因此大打出手。

  “家里劝,亲戚劝,来调解了七八次,都不了了之。”机缘巧合,饶老伯打听到“小邵工作室”专门调解新居民的矛盾,于是专程过来请邵齐斌帮忙调解。

  “老头就知道帮弟弟,人家过来修车,他还拦着人家不让进。”

  “哥哥他根本不会修车,就是心眼多。投资钱各出一半,营业执照上却只有他的名字。”

  几轮背对背的调解,都是车轮战式的谩骂。甚至哥哥还表示“管不了他这样的爸爸了,要死大家一起死”。

  多次调解下来,邵齐斌发现这个纠纷其实并不简单。

  从法律上来说,营业执照归属于哥哥,甚至店里资金流水都掌握在哥哥手里,汽修厂自然归属于哥哥。

  但法律面前还有人性、伦常和底线。

  再次来到哥哥面前,邵齐斌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我不说其他,这个店到底是不是你兄弟两个开的,你心里比我还清楚。”

  “我给他个10万块钱也行的,反正叫我爸爸回老家去,不要在这里跟我闹了。”

  看着哥哥脸上流露出的赧色和这句表态。邵齐斌知道,这事成了一半。

  “这官司不用打,肯定是你赢。但是赚了钱你就够了吗?兄弟不要了,父母不要了,良心过得去?”

  从早上八点聊到下午三点,哥哥终于表示愿意出30万给弟弟。

  可弟媳妇却跳了出来:“这个厂至少值70万,凭啥只给30万,最少也要32万!”

  调解再次进入了僵局。

  “兄弟情不值2万?这个钱我来出!”调解了这么久,就为了两万块钱又闹得要打起来,邵齐斌难得地发了次脾气。

  听到邵齐斌这么说,哥哥扬起的拳头放了下来:“那不行的,你贴一分都不行的!你跑来跑去的,怎么能要你的钱?”

  最终,邵齐斌揉着太阳穴,看着双方达成补偿协议——金额31.5万元。

  “后来弟弟还做了面锦旗送到我这来。”邵齐斌指了指身后的满墙锦旗说。

  “真的没想到,法律信用也能派上大用处。”

  “天天这里跑那边窜,家里也不管,你去别人家过得了!”

  管着东家长西家短的,邵齐斌家里全靠着妻子赵侠忙里忙外,难免有些怨言。

  “妻子确实不容易,这些年挺对不起她的。”

  随丈夫邵齐斌定居濮院镇第十八个年头,考虑到家里有2个小孩,生活压力并不小,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赵侠想到自己在老家学过美容美发,在2015年开了第一家美容美发店。

  由于赵侠平时热情好客,理发店的生意很好,2020年,第三家连锁店也开始投入装修。

  结果,疫情一来,资金链全断裂,成为了压垮赵侠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

  “平时管这管那的,自己家里的事,什么忙也帮不上!”两夫妻亲人都在安徽老家。邵齐斌好面子,和亲戚朋友们都开不了口借钱。

  资金周转问题甚至牵连到了前面两家美发店,困境当前,邵齐斌感觉“每天都被放在热锅上烤”。

  “你评上了桐乡市‘优秀法律明白人’!”这档口,桐乡市司法局沈萍给邵齐斌打来了祝贺电话。

  此前,桐乡市司法局组织开展“优秀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模范户”评选。

  邵齐斌因为日常经常参与志愿服务、帮助化解矛盾纠纷,积累了较高的法律信用,被推荐为桐乡市“优秀法律明白人”。

  “哦。”这样的反应,可不像平时“总像打了鸡血一般”的邵齐斌,沈萍立刻就察觉到了不对。

  帮砸伤腿的老人要赔偿费,帮夫妻调解家庭纠纷,水道堵塞溢出导致的纠纷也是邵齐斌跑前跑后解决的。

  治好了新居民的“疑难杂症”,可到自己这里,谁也帮不上忙!

  “好人有好报,都是骗人的!”邵齐斌觉得委屈极了。

  “我们局里和农业银行最近推出了一款叫‘e法贷’的金融惠民产品,凭法律信用就能小额贷款,手机上就能审批,你怎么不试试?”

  正巧此前,桐乡市司法局组织开展“优秀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模范户”评选。

  邵齐斌因为日常经常参与志愿服务、帮助化解矛盾纠纷,积累了较高的法律信用,被推荐为桐乡市“优秀法律明白人”。

  “30万!”邵齐斌没有想到,就凭着“法律信用”,在手机上就能贷到这么一大笔钱。

  7天后,贷款就放下来了,第三家美发院顺利开业。邵齐斌没想到,他收获的不止于此。

  开业当天,赵侠挽着邵齐斌的胳膊,逢人就夸:“当一名守法者、做一位老实人是不吃亏的。”(中国长安网徐琢)

附件:

责任编辑: 朱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