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政府信息公开
司法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528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18-12-21 12:59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 把法治精神铭刻在每个公民的心坎上的建议》收悉,我部会同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进行了认真研究。我们认为,你们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具体答复如下:
一、关于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实践活动。2017年,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司法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普法办等5部门联合印发《加强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公益普法宣传工作方案》。北京、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市)陆续出台关于加强媒体公益普法的规范性文件。指导新闻媒体加强和规范普法专刊、专栏和专题节目,充分运用媒体融合发展成果,形成了央视“今日说法”等普法品牌,拍摄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电视演说节目《法治中国说》等优秀节目。“中国普法”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粉丝总数超过676万,年阅读量超过6亿次。以中国普法两微一端为龙头,整合全国6000多家微信公众号,组成了全国普法新媒体矩阵,入住腾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新闻平台。下一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将把媒体公益普法制度落实情况作为法治宣传教育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结合“七五”普法中期检查,指导各地在新闻媒体的重要版面、重要时段、重要频道,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继续围绕法治中国建设新面貌策划专题节目,在《社会与法》频道持续创新推出《鹰眼》《律师来了》《闯关到12》等普法栏目。在新媒体普法方面,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将推出《网视传真》栏目,与知名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热点新闻调查,依托“两微一端”平台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拍摄原创微视频、开展多屏互动直播,积极开展融合式传播,提升普法实效。
二、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近年来,各省市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19个省(区、市)先后就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专门出台意见。司法部命名表彰首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指导全国各地累计建成法治文化文化公园3500多个、广场1.2万多个、长廊3.4万个。2018年5月8日,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深圳市委市政府、广东省法学会在深圳市联合举办中国法治论坛(2018)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专题论坛。2016年,教育部在义务教育阶段统一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组织专家编写课程教材,将法治教育全面渗透各册教材之中。其中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被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专门讲述法治知识。下一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将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吸收各省(区、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经验,出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意见,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督促指导。发挥首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指导各地建好用好各类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让群众潜移默化中感知体验法治。在普法进课堂方面,教育部将根据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组织编写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政治与法治》必修教材和《法律与生活》选择性必修教材。同时改进法治教育方式方法,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督导评价机制,提升中小学法治课程教学质量。司法部将根据2018年宪法修正案,对《中小学法治教育读本》进行修订完善,年内出版发行。
三、关于注重普法讲法专业人员的培养。2017年,全国普法办在中青年法学骨干、中央政法机关领导干部中遴选42名专家学者,成立“七五”普法讲师团。各地各部门也成立了本地方本系统的“七五”普法讲师团。举办了全国“七五”普法骨干培训班,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区、市)法制宣传处处长等共240人参加了培训。各地各部门也分级开展了本地区本系统的普法骨干培训。目前,全国共有普法讲师团成员13.4万人,普法志愿者157.3万人。下一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将建好用好各省(区、市)法治宣传教育分管司法厅(局)长、处长微信群和中央国家机关行业部门普法联络员微信群,及时通报情况、交流经验、推动工作。指导各地各部门加强普法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遴选优秀法律实务人才充当普法宣讲员,结合执法办案、法律服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联合中国法学会、共青团中央开展2018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注重培养和建立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的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提升普法队伍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培养普法人员的为民情怀,使普法队伍服务在基层,活跃在需要法律帮助的群众身边。
感谢您们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