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成功调处多起矛盾纠纷!河间这个老人是如何做到的?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1-02-10
打印

  “调解工作多的是日常琐碎,有时一个案件调解跨度长达一两年,很磨人,但是我对自己要求,凡是接到手的案件一定要解决到底,给当事人一个交代,也给自己一个心安。”付俊坡如是说。付俊坡是河北省河间市的人民调解员,他从事调解工作十余年,在调解工作中耐心入户讲情理法,细心询问抓重点,轻重拿捏讲方法,深受群众称赞。

  村民付甲家中一块树地紧邻付乙家房屋,中间是一道排水沟,每年下雨流水都会将付甲家的树地冲出一道沟,旁边枣树也因此遭了殃。付甲为阻挡流水,用砖垒墙将排水沟堵住,致使村中雨水排泄受阻,村民生活受到影响。村民纷纷找到村干部,要求付甲将砖墙扒开,畅通雨水排泄渠道。村委会干部为此多次到付甲家中做工作未果。

  后来“村两委”干部找到付俊坡调解此事,付俊坡仔细分析了付甲不同意的缘由,考虑了多种情况做足准备后前去调解。一次不成,再去,两次不成,还去。经过多次调解,问题得以解决,付俊坡的调解能力也得到了“村两委”认可。

  部分村民打算成立专业合作社,因涉及耕地面积较大,需要村民配合进行土地流转,但是有少数农户反对,流转工作困难很大。“村两委”找到付俊坡帮忙解决此事,付俊坡同村委会人员认真分析阻碍土地流转户具体情况,结合土地流转工作实际,决定分步解决。第一步,通过入户调解,做通反对意见不大的农户工作,将容易流转的土地先流转过来。第二步,付俊坡到个别“钉子户”家中询问情况,了解到他们反对土地流转的真实原因,主要是担心流转土地以后坟墓无处安置。了解情况后,付俊坡找到村委会商议此事,经“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在村内选择合适地点建立公墓,问题得到解决,土地流转得以顺利进行。

  村民付丙与付丁兄弟二人因宅基地、承包地和赡养老人等问题发生纠纷,双方互不相让,僵持不下,态度极其强硬。付俊坡多次上门做双方工作。从兄弟二人态度看,付俊坡知道这次调解不能心急,要循序渐进做工作。由情到理,再讲法律。从子女的赡养义务、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及文明家风互帮互助的角度做思想工作,通过不懈努力,兄弟二人自愿达成协议,宅基地、承包地和赡养母亲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附件:

责任编辑: 杨翠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