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社会治理、助力“三零”单位创建、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山西”,山西省司法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调解工作着眼于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印发了《关于开展“调解七进 服务三零”专项活动的通知》,召开动员部署视频会议,会后立即组织各市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目前,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
此次活动以预防“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事件为重点,以设室、挂牌、亮标、值班为抓手,组织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和广大调解员“进网格”“进物业”,重点排查化解婚姻邻里纠纷;“进连锁企业”“进综超市场”,重点排查化解与百姓生活密切的生产消费领域纠纷;“进法庭”“进派出所”“进信访大厅”,重点协助排查化解涉诉涉访矛盾纠纷。通过专项活动,进一步强化“有纠纷找调解”理念,推动矛盾纠纷实现“控新治旧”,促进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深入构建,为山西人民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吹响“冲锋号”。
专项活动有六项主要任务。一是主动作为,规范设室、挂牌、亮标、值班工作。“设室”即鼓励相关单位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挂牌”“亮标”即在调解场所悬挂人民调解标牌、标识,人民调解员佩戴调解徽章。“值班”即组织人民调解员值班或向服务对象公示调解组织联系方式。二是敲门送法,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将矛盾排查与法治宣传统筹推进,通过“社区敲门送法”“法律宣传进综超市场”等方式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大梳理。三是控新治旧,分层次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对案情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采取“人民调解+X”方式统筹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资源依法化解;必要时,主动协调其他职能部门会商研判解决,确保6月底前依法化解一大批矛盾纠纷。四是积极引导,推动矛盾纠纷处置流程闭环运作。对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纷,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仲裁、诉讼等其他途径依法解决。对发现有群体性事件、“民转治”“民转刑”苗头倾向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报告,并积极采取措施,严防事态扩大。五是定期研判,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乡镇(街道)司法所侧重分类统计,市、县两级司法局重点查找并剖析突出问题、成因特点、整体走势,提出解决方案和决策建议,定期书面报告当地政法委和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六是建章立制,形成科学高效的解纷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X”的法律服务“一条龙”工作机制,“司法行政+X”的多元解纷会商研判机制,主动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矛盾纠纷“定期研判”机制。
责任编辑: 朱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