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山东省监狱管理局联合民盟山东省委员会发文
扎实做好“黄丝带帮教”工作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3-11-15 10:59
分享到 打印

  今年以来,山东省监狱管理局与民盟山东省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黄丝带帮教”工作的意见》,签订社会帮教合作协议,建立省级层面社会帮教合作新机制。《意见》明确双方合作的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民盟组织充分发挥在法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健康、科技服务等领域的人才和资源优势,针对监狱在押罪犯这一特殊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治,努力提升罪犯教育改造效果。对罪犯特困家庭提供救助,凝聚教育改造合力,重塑罪犯回归社会的能力和信心,帮助罪犯顺利回归社会。积极联系和发动社会各界,让更多爱心组织和人士参与社会帮教,共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意见》规定,民盟组织的工作内容包括:加强帮教志愿队伍建设,开展社会帮教,助力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智力资源支持和积极建言献策。监狱机关的工作内容包括:提供帮教活动条件,开展警示教育,打造帮教示范基地和服务社会治理大局。目前,有5所监狱与民盟举办了“黄丝带帮教”基地揭牌仪式,组织开展爱心义诊进狱园、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特困子女帮扶等各类帮教活动42次。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山东省委员会主委王修林给予批示肯定。

  近年来,山东省监狱管理局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监狱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始终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深入践行“把大墙内的人改造好、让大墙外的人生活好”的价值追求,拓宽社会帮教渠道,创新社会帮教形式,广泛借助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助力罪犯改造质量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省济滕监狱探索推行“5+1”社会帮教模式,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力量帮助改造罪犯,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这一做法被收录“2022年度中国地方法治建设蓝皮书”。一是把罪犯未成年子女帮扶纳入社会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联合省民政厅、教育厅、团省委印发了《关于做好在押罪犯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子女帮扶工作的意见》,用心用情做好罪犯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子女帮扶工作。2021年以来,累计对1520余名罪犯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子女信息进行全面核查并落实救助资金。省潍北监狱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联合潍坊市金阳公益服务中心、潍坊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以“亲情一路相伴 用爱呵护成长”为主题,共同对15名在押罪犯子女开展了社会帮教活动。二是联合开展“书香越高墙 文化润本心”社会帮教。与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优势,围绕“阅读修心 书香育人”主题,助力罪犯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习惯,用优秀的书籍洗涤灵魂,用科学的文化重塑人生。在签约仪式上,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向省监狱管理局捐赠优秀图书600余册。截至目前,全省各监狱与驻地新华书店全部建立了合作关系,常态化开展图书捐赠、图书展销、专家讲座等活动。省女子监狱联合山东书城成功举办首届“书香入狱园”好书大集活动,共遴选出20余类2000余册适合罪犯阅读的展销图书,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罪犯的多元化阅读需求。三是实现法律援助全覆盖。以省司法厅名义印发了《关于开展罪犯法律援助服务的指导意见》,全省各监狱全部与驻地法律援助中心联合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2021年以来,全省监狱开展法律援助240余次。济宁监狱联合济宁市司法局、微山县司法局举办“法治大课堂”专题讲座,组织开展“律师面对面”法律咨询活动,帮助罪犯解决涉及法律方面的实际难题,有效稳定了罪犯改造情绪。四是常态化开展监狱开放日。印发了工作方案,每季度突出一个主题,通过交流座谈、成果展示、亲情帮教、就业推介等多种形式,讲述监狱故事,传递监狱声音。2021年以来,全省监狱开展社会开放日240余次,有效提升了监狱工作社会认知度和群众满意度。省运河监狱举办儒学传统文化教育改造成果展主题开放日活动,向社会展示该狱率先在全国监狱系统开办孔子函授大学30余年来,运用儒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造罪犯实践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附件:

责任编辑: 王佳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