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上海市司法局持续深化精细化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3-11-17 14:50
分享到 打印

  上海市司法局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向深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厚植人民情怀、强化历史担当、践行求真务实作风、保持带头冲锋状态,把学习成果应用到行政执法管理工作中、落实到优化营商环境实践中,持续深化精细化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让“行政执法更加有温度”,切实惠民利企。

  一、为营商环境做加法,全面推行轻微违法不罚

  2019年3月,上海市司法局牵头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聚焦企业需求,推出国内首份省级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以下简称“轻微不罚清单”)《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该清单激活了行政处罚法中轻微不罚制度,使原则化、不易操作的制度变为一线执法人员易操作的规则,架起了法定制度与执法实践之间的桥梁,使其得以落地实施、惠及企业、社会。2022年8月,经上海市司法局起草,上海市出台《关于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指导意见》,正式全面推行轻微不罚。4年来,上海积极拓展轻微不罚领域,大力指导市级部门科学设定轻微不罚清单,截至2023年6月底,全市已推出31份清单,覆盖26个领域,其中规划资源、生态环境、文化市场、市场监管、民防、消防、城市管理、气象等8个领域均为全国首份省级清单;不断扩充轻微不罚事项,指导市市场监管领域先后推出3份轻微不罚清单,文化市场、消防、水务、生态环境等领域升级至2.0版清单;持续深化轻微不罚实施,指导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制定轻微不罚实施指导文件,规范实施程序、细化具体要求,并配套完善执法办案系统,实现检查记录留痕、全市信息共享、不予处罚记录可查询等;大力推进长三角轻微不罚标准统一,上海牵头联合苏浙皖三省,2022年推出长三角文化市场、气象领域2份轻微不罚清单,首次实现国内多省(市)统一轻微不罚标准;2023年推出长三角生态环境领域轻微不罚清单。3份清单有力提升长三角执法一体化、精细化水平。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市累计超过49万家企业受益,若以单行法罚则的最低罚款金额计算,减免罚款金额逾7.68亿元,有效减轻了疫情期间企业经济负担、助力企业生存发展,受到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等普遍欢迎。

  二、为行政强制措施做减法,探索柔性执法新方式

  上海市司法局坚持紧紧围绕企业和群众关切点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为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全力提供优质法治保障。2021年10月31日,国务院启动在上海等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其中将“建立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对此,上海市司法局积极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开展广泛调研、深入研究,全面梳理市场监管、税务各细分领域行政强制措施实施情况,深入研究实践中执法部门实施强制措施的条件和界限,经过15次会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推出了市场监管、税务领域两份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两份清单坚持用“对行政相对人影响最小的方式”实现行政管理目的,规定了12大类不予实施强制措施情形,明确了“行政机关依法有权实施强制措施的,什么情况下不实施”和“确需实施强制措施的,如何限定在最小范围内”两方面要求。其中,“在当事人已改正且配合调查取证的情况下,对当事人符合强制性标准的涉案原料、辅料、农业投入品等不予查封扣押”等多项规定均为国内首创,有效避免了企业因个别产品涉嫌违法被实施强制措施,而导致大量合格原材料、昂贵生产线、重要场所等无法另做其他合法用途,甚至经营停摆。

  两份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是刀刃向内的改革举措,在法律框架内、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执法部门权力,尽最大可能给予行政相对人更大空间、更包容环境,是行政法“比例原则”在上海的生动实践。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15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已对超过七千家市场主体不予实施强制措施,为疫情后稳预期、提信心、加快经济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市场主体、媒体一致好评,还被评为上海市2022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

  三、为“减证便民”做乘法,用一份专用信用报告替代一摞证明

  为解决企业开具有无违法记录证明(以下简称“证明”)繁、难问题,上海市司法局着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联合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调研起草并推动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行市场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的实施方案》,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着力提供高质量制度供给,在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和《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框架下,从法治视角界定证明名称、内涵和相关概念,全面研究相关法律问题,并提出“全面汇聚企业违法记录信息,设计专用信用报告作为载体,集中载明企业违法记录情况并快捷提供给企业”的解决方案。注重分批次稳妥推进,在国内率先明确41个相关执法领域全覆盖,并分两批推进;23个高频领域今年3月1日起实施,优先解决企业最迫切的需求;其余领域2024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坚持最大程度利企便民,从企业需求出发,设计开发信息化系统,在国内率先上线市场主体“合规一码通”功能,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可随时随地选择所需证明的时间范围、领域后亮码,以证明自身有无违法记录情况,替代提交各领域证明,做到“一码通行”。自7月1日起,上海市场主体可在线上、线下共9种途径开具专用信用报告,可使用“随申办”企业云App、市民云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和“信用上海”微信小程序等5种途径亮合规码。

  截至2023年7月6日,上海市已为各类企业出具7117份专用信用报告,可替代证明12.5万份。该项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国国际电视台新闻频道先后3次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先后2次报道,国内主流媒体等均作出报道。(上海市司法局)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