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杰:在岗坚守十年 只为化解群众“急难愁盼”

来源:上海普陀 发布时间:2023-12-19 19:00
分享到 打印

  2022年普陀区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法治正在成为普陀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张“金名片”,普陀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评价也显著提升。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离不开这么一群人,他们默默耕耘、辛勤付出,他们发挥所长、尽己所能,他们开拓创新、勇于争先……正是这些“小人物”的担当、坚持、付出,汇聚成了推动法治普陀、平安普陀建设取得“大进步”的持续动力和磅礴力量。今天,让我们走近来自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潘志杰,一起聆听他的故事。

  “你好,我想申请法律援助。”

  “您好,请稍等,我帮您联系受理老师。”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会出现在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大厅。作为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法律援助申请的工作人员,潘志杰十年如一日为受援人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办理法律援助申请,帮助数百名经济困难群众解决法律上的“急难愁盼”。

  近日,一名坐着轮椅的张先生前来寻求法律援助,情绪非常激动。潘志杰随即为张先生开通绿色通道。据了解,张先生系外来务工人员,在工地干活时不慎受伤,就医花费一万余元。“您放心,从法律角度来看您这属于工伤事故人身损害,且符合经济困难条件,我们会帮您维护正当权益。”潘志杰专业而温和的话语很快使张先生平静下来。

  潘志杰当场受理了张先生的法律援助申请,考虑到张先生行走不便,特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提供上门法律援助。

  十年来,潘志杰一直秉承“三心”原则,尽心尽力做好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工作。

“耐心”倾听受援人诉求  全面了解案件事实

  “法律援助工作人员面对的是弱势群体,要学会倾听,学会与当事人共情,不能简单停留在解答法律问题层面。”潘志杰每接到一个案件,总是热情地将当事人引到咨询室,遇到哭诉的当事人,耐心安抚,待情绪好转后,让当事人心平气和地将案件经过详细讲述出来。每次接待,少则半小时,多则几个小时,他总是孜孜不倦地坚持,这一坚持,就是十年。正如他说的:“法律援助,能让我感受到被信任,我愿意这么做。”

“细心”分析援助案件  寻求问题解决突破口

  相较于打官司,调解是化解纠纷最便捷的方式。潘志杰在受理案件中,将调解引入到法律援助之中,对于案情简单、适宜调解的案件,积极开启“调解+法援”模式。今年6月,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与小型轿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两车受损,外卖员致残。经交警鉴定两方责任相当。潘志杰仔细查阅案件材料后,认为案情清楚,为避免诉累,适宜通过调解手段解决纠纷,随即与保险公司联系沟通赔偿事宜,经过多次沟通,最终顺利解决,赔偿款10日内便到账。

“舒心”兼顾情与法  案结事了化纠纷

  在办理家庭内部纠纷案件中,潘志杰擅于从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和维系家庭亲情角度出发,用情理唤醒亲情,最终找到一个亲情和利益的平衡点。2023年上半年有一起老太太索要赡养费案件。潘志杰受理后,得知老太太有三个儿子,随即电话联系三个赡养义务人,详细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经多次沟通、商讨,利用法律威慑和道德感化的力量帮助赡养人认识到自己的赡养义务,最终主动和解,有效维护了老太太一家的亲情。

  在法律援助中心,总是能看到潘志杰忙碌的身影。他的耐心细致和专业素养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交口称赞,更是收获了当事人的一致认可。一次,一名75岁的老人激动地拉着潘志杰的手说:“我要送你一面锦旗,你可帮了我大忙!”潘志杰摆摆手说道:“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帮您解决问题,让您满意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