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90后”党员律师胡雯秋,是上海市长宁区法律援助条线的一朵铿锵玫瑰。她承办过100余件法律援助案件,满意率达100%,一位位受援人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是对她的敬业精神的感谢!

执业以来,胡雯秋承办的案件类型可谓形形色色,且以刑事案件居多,经过一次次疑难案件的磨练,让她拥有了一颗“大心脏”。
然而,每一次接手法律援助案件,胡雯秋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总会再次激起涟漪。她曾帮助农民工讨薪、帮助老年人主张赡养费、帮助困难未成年人主张变更监护人等。她认真倾听受援人曲折的往事,帮助他们在法庭上据理力争。
“法律援助体现着社会关爱,法律援助案件因其特殊性,需要律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 在胡雯秋看来,要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有温度的法律服务,这对法律援助律师的要求可不低,这既要带着爱心、关心、同理心去经历,还要感同身受地陪伴他们去磨炼、去收获。
在此前的一起案件中,胡雯秋想方设法为一位受援人辩护,即便该受援人最终被判刑,但他依然向法律援助律师送来一面锦旗表达谢意。胡雯秋感慨道,法律援助律师积极帮助受援人在当地进行社区矫正,有助于社区矫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实现惩罚与教育相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细细数来,自2022年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组建“法律援助普法宣讲团”起,胡雯秋深入社区、残联、企业、学校参与60余场义务法律宣讲活动。如今,她已成长为“法律援助普法宣讲团”的骨干成员,其娓娓道来、如沐春风的讲课风格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
胡雯秋说,业务能力是律师的立足之本,不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熟悉新颁布、修订的法律,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投身法律援助事业,胡雯秋不遗余力地倾注着热情和时间,她深深感到,善于倾听、沟通,是律师提升案件办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能力之一。如今,她个人创新开展的“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新模式,受到受援人的好评。
“面对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家庭暴力等法律问题时,单刀直入地提供解决方法难以令人满意。”为了更容易与受援人共情,让受援人产生信任,及早发现受援人的心理问题,胡雯秋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并考取了心理疏导师证,在庭审过程中也从法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为其代理或辩护,让受援人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通过积极实践与思考,胡雯秋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既体现公平正义又能带来良好社会效应的法律援助之路,尝试通过法律援助在线咨询、法治剧本杀、法治小视频等普法宣传新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好地提供法律援助。
一路求索法治正能量,用默默奉献,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律师的责任与担当。胡雯秋深知法律援助之于困难群体的重要性,她表示,在法律援助的道路上,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法律帮助,为社会公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她想做的、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