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从一贫如洗到迈进全面小康的亘古奇迹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1-06-24 15:30
分享到 打印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考察,在湘西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通过精准扶贫,十八洞村旧貌换新颜。图为十八洞村村民欢庆国庆。 吴建斌 摄

  195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施行,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全面展开。 (资料图片)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在包产到户的契约上签字,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资料图片)


  图为重庆市黔江区白土乡三塘村“天路”,这是一条区乡连接山村的“扶贫路”。 CFP供图


  从2016年4月起,四川省达州市司法局开展为期5年的“助力精准脱贫,一村一法律顾问”专项工作。 本报记者 杨晋峰 摄


  2020年6月21日,扶贫干部、山西省岢岚县大涧乡官庄村第一书记田亮(右)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直播,为当地农产品“代言”。 CFP供图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丽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再到孙中山“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

  浴血奋战的革命岁月,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其田”;发愤图强的建设时期,探索集体化道路,改善基础教育、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大潮激荡的改革开放年代,实施包产到户解放生产力,开展“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落实两个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进入新时代,立志翻越脱贫路上的最后一座高山……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并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实现了迈进全面小康的亘古奇迹。

  千年梦想今朝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照进现实,照耀新时代的神州大地,强有力的事实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把“摆脱贫困”这件大事办好;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才能真正实现。

1921-1949

为摆脱贫困创造根本政治条件

  翻开中国史册,中华大地有让世人惊叹的繁华和盛世,但饥饿、灾荒却几乎在每一页都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进入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贫苦,就是当时中国的代名词。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的奋斗。

  回看历史可以发现,早在红军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是我党的两大任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进程,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具体革命道路出发,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任务则以土地革命和生产救灾为主。

  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党中央提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两大任务。随后,从苏维埃时期的“耕地农有”到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耕者有其田”,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土地问题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确保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党在革命根据地和后来的解放区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和防灾救灾工作。1943年年初,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通过“大生产运动”的不断号召与努力,既减轻了边区农民的负担,又有效调动了他们的自主脱贫动力。同时,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还很重视“文化扶贫”。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夺取了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

1949-1978

为改善人民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和民生的烂摊子。扶贫是发展必须补上的重要一环。为此,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孜孜不倦的探索。

  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3年左右的经济恢复期,中共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消灭了旧中国人剥削人的制度。同时,党在带领人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反贫困理念与具体的实践经验。

  1952年年底,党中央从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为两翼,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

  就这样,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通过引导广大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开始了对新中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探索。

  在贫困治理的实践层面,党中央通过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同时辅以必要的扶贫制度建设而展开。到1956年年底,“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三大改造”任务顺利实现。尤其是通过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国95%以上的农户加入合作社,中国几千年来的分散小农经济实现了向集体化经营的历史性转变,从而为解决贫困问题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通过“一五计划”,中国初步确立了一整套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

  时间进入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8年冬,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包产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1978-2012

改革开放红利释放贫困人口骤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邓小平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此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农村改革政策相继出台。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影响下,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从1978年小岗村农民探索“大包干”开始,全国范围内陆续实行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村市场的搞活和乡镇企业的大规模兴起,广大农村地区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波政策性红利期。

  从1986年起,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的开发式扶贫阶段。党中央秉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基本理念,开始更多强调以经济发展实效作为新时期推动脱贫事业前进的根本动力,同时更加注重从顶层设计角度对贫困治理作出总体规划。

  1986年5月,中央层面成立了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12月改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首次制订了“扶贫线”——人均年纯收入200元。这是以每人每天2100大卡的热量需求,折合成食物价格计算的,实际上就是温饱线。按此标准,1986年时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人降到1.25亿人。

  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出台,中国扶贫迎来第二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开放的红利进一步释放,贫困线以下人口降到7000万人左右。此后,贫困线标准不断提高:2000年625元,2001年872元,2010年1274元,2011年2300元。这反映了中国扶贫的务实态度。

  进入新世纪,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如期完成,全国性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从2001年起,我国启动了第一个扶贫开发“十年规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在对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提出的“开发式扶贫”理念进行补充完善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开发、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等新的贫困治理理念。

  在2000年年初,党中央还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为此成立了专门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总理亲自担任组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党团结带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2012年至今

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大会,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如期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消息传来,举国欢腾,振奋人心。

  消除绝对贫困,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夙愿,也是联合国于2015年提出的愿景——在2030年全球消除极端贫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以“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壮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历史性跨越,开启了向着更高目标进发的新征程。

  回首脱贫攻坚这些年,是什么力量能够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重新配置资源,让各种要素向农村贫困地区汇集?是什么力量能够在超大规模国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的组织体系,让扶贫工作系统高效运转?是什么力量能够推动如此多的干部扎根贫困地区,让贫困群众有了脱贫带头人?

  这种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2012年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

  8年多来,党中央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大别山区……习近平总书记倾注精力最多的是扶贫工作,考察调研最多的是贫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的不倦足迹,深深印刻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山山水水;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之情,深深温暖着每一名贫困群众的心窝。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中国脱贫攻坚的“地标”。

  2013年11月3日,正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

  按照总书记要求,十八洞村着力打造“旅游+”产业体系,成立农旅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苗绣、黄桃等民族工艺和特色产业,实现“抱团”发展,带来规模效应,实现整村脱贫。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为精准扶贫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山河依旧,换了人间。贵州黔西化屋村曾经是贫困发生率高达63.6%的“悬崖下的村寨”,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2019年年底,化屋村贫困人口清零,从一个“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的贫困村,变成“乌江百里画廊的一颗明珠”,当地群众无不感恩党的政策好。

  上下同欲者胜。

  2020年4月21日,有这样一张照片在互联网上刷屏——春雨淅沥的茶园中,在陕西秦巴山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面带微笑,向正在劳动的茶农们走来。在他身旁,是陕西省委书记、安康市委书记、平利县委书记、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一张五级书记同框、共抓脱贫攻坚的照片,让人们看到上下齐心克难关的决心和力量,也让人们看到中国共产党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之所在。

  中西部22个省份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东部9个省份、14个市结对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五级书记抓扶贫,各方合力促攻坚。8年来,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名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让宝贵的生命与伟大的事业紧紧相连,树立起新时代优秀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790万户、2568万贫困群众的危房得到改造,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3.5万个、安置住房266万套……

  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经过8年不懈奋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严惩农村黑恶势力、司法护航扶贫资金安全、开展多元司法救助、深入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精准扶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政法各部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全力化解矛盾、防控风险、服务发展,以实际行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有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次次跨越,沧海桑田。从华北平原到西南边陲,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过去的贫困县、贫困村房子新了,出行便利了,环境美了,人气旺了。

  这让关注脱贫攻坚的一位知名学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种全国一盘棋统筹考虑、大规模动员调度的能力,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办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办到。”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神圣职责和奋斗目标。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附件:

责任编辑: 杨翠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