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筑牢基层法治建设“长城” 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来源:《司法所工作》杂志2022年第11期 发布时间:2023-01-30 15:06
分享到 打印

    王 东[山东省滨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司法局努力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当好新时代法治建设“排头兵”,推动滨州市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山东省首个“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先后获得“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攻坚克难奖’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七五’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2022年6月,滨州市司法局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

布好镇街合法审查网,让基层法治有“深度”

  突出“一项”制度设计,镇街司法所合法性审查实现“全覆盖”。召开全市镇街合法性审查工作推进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镇街法治建设工作的意见》,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格局,实现全市91个司法所镇街合法性审查全覆盖。

  打造“两支”审核队伍,镇街司法所合法性审查水平实现“再提升”。补充新生力量,建立以司法所为主的镇街合法性审查主体,充分运用各镇街法律顾问全覆盖的工作基础,成立包含律师在内的合法性审查专家库,实现法律顾问作用发挥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健全“四项”机制,镇街司法所合法性审查机制实现“高质效”。“应审尽审”,明确审查内容。规范指引,明确审查标准。效果导向,明确审查流程。考核督导,注重典型引领。自推进开展镇街合法性审查工作以来,累计审查重大行政决策及各类文件、合同(协议)等2289件,司法所长列席镇街党政联席会议678次。

完善人民调解网,让基层法治有“力度”

  以实施专职人民调解员县乡全覆盖工程为突破点,壮大基层司法所人员力量。出台了《滨州市落实政府购买人民调解服务措施 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全市司法所共有38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实现了专职人民调解员城乡全覆盖和基层司法所“3+3”的人员力量配备。

  以推进乡镇调解中心建设为着力点,筑牢司法所阵地。按照“前台后厂”模式设置,加强司法所场所建设,建立调解专家库,加强诉调、警调、访调联调联动,构建起由司法行政机关主导的非诉讼纠纷多元闭环化解机制。惠民县创新“调解员+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官”调解模式。全市91个乡镇(街道)均建立起“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41个乡镇建立起“非诉讼纠纷化解中心”。开展村(居)法律顾问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工作,入驻平台村(居)法律顾问237名。

  以品牌建设为统筹点,提升司法所工作质效。开展司法所“品牌引领年”行动,两个司法所和两名司法所长分别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和“全国司法所先进个人”。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凸显地方特色,倾力打造了23个规模大、职能强、服务优的司法所。

筑牢基层平安网,让基层法治有“稳度”

  构建特殊人群管理工作新格局。在全市91个乡镇(街道)实现社区矫正委员会全覆盖,构建起以司法局、公安局、属地乡镇(街道)为主体,以人社、税务、市场监督管理、妇联、团委等7部门为支撑,其他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3+7+N”的安置帮教新格局。

  健全特殊人群常态化管理机制。落实《滨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常态化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问题专项整治方案》,全市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长期保持低于司法部通报的比例。实行安置帮教人员“日报告、月调度、季走访”,实行“一人一档”“一类一策”个性化帮教。

  推进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硬件建设。加快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变“高压管控”为“精准防控”。阳信县“智慧矫正中心”的创建,已通过司法部远程验收。2019年,全省“智慧矫正”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阳信县召开。积极推进县乡两级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建设。2022年,阳信县启动了“一十百”工程(建立一处县级技能培训基地、十处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基地),已建立安置帮教基地11处。

织密公共法律服务网,让基层法治有“广度”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顺利推进。大力推进基层“三大平台”建设,建成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91个,有780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3694个村(居)担任法律顾问,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法治带头人”、3名“法律明白人”;升级“12348”热线平台,创建完善“滨滨优律”小程序,形成了综合性的线上法律服务平台。开辟《法在身边》法治栏目,开展“乡村夜话”活动,让法律服务更贴近群众日常生活。

  通过法律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法律服务助力乡村中小企业。2022年以来,举办2期中小企业公益法律培训班,参训企业人员达3000余人次。开展“惠企稳岗在线法律宣讲”“企业走访服务月”活动。邹平市成立“法润邹平”法律志愿服务队,滨城区成立“法雨润企”法律服务队。村(居)法律顾问助推乡村特色经济。阳信县洋湖乡推行“三免一减”的服务企业政策。公证服务扶助乡村民生事务。积极探索开展与农村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公证业务。实行80岁以上老年人首次办理遗嘱公证免费、办理不超过5000元的小额继承公证予以免费等优惠政策。

  通过法治带头营造基层学法用法氛围。贯彻实施“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育提升工程,组织“法治带头人”走进山东省广播电台“乡村法治带头人”栏目,充分展现“法治带头人”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全市所有村(社区)全部建成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

精准法援解忧网,让基层法治有“温度”

  构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全市乡镇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村(居)选任法律援助联络员,在律师事务所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与人社、看守所、检察院等部门建立工作联系,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体系。

  全力推进法律援助工作信息化,实现法律援助“零跑腿”。“真是太便捷了,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了”,群众口中所说的二维码,就是滨州市推广的“法援在线”综合管理平台。

  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促进乡村社会公平正义。将涉及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切身利益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对涉及农民工讨薪、农村无固定生活来源或遭受虐待等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2022年以来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2318件,进一步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公平正义。

  (《司法所工作》责任编辑:辛金霞)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