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法相伴爱相随 法援情暖民心

来源: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2021-02-09 17:29
分享到 打印

图片4.jpg

点击图片观看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纪实宣传片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拓宽法律援助服务领域,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用法律援助的阳光和温暖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努力实践让困难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五年间他们坚守“三个做到”和“三个坚持”,开辟了西安市法律援助工作的新篇章。

三个做到

一是实现法律援助案件数量“五连增”。从刚起步时,市法律援助中心年办理案件不过百,全市办案数量不过千,到2016年突破万件,法律援助办案数量每年都在增长变化。截至2020年底全市受理案件数量达到近7万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40 万余人次。案件数字增长的背后是西安市法律援助机构积极落实司法部“应援尽援”和市委市政府“办好民生实事”的要求,不断尝试扩大法律援助受理范围,不断降低经济困难审查门槛的结果,把低收入群体的一般法律需求全部纳入法律援助受理范围内的不懈努力。

图片5.jpg

二是实现法律援助线上线下全覆盖。中办国办《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下发后,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按照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目标,进一步明确法律援助线上线下开拓服务网络的工作思路。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了“12348”热线升级改造、打造了“西安智慧法援”网上服务平台,优化了法律援助实体网点,基本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服务,兼顾了不同咨询习惯的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

图片6.jpg

三是便民举措不断推陈出新,法律援助搭建起群众和党委政府的连心桥。“您好,欢迎致电12348法律援助热线,您请讲…”法律援助热线自开通以来,每天接待大量群众咨询。“每天电话一放下,就会有打进来的,有时一天真是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值班律师袁伟说,“但是给群众解答了疑难,我们心里很有成就感。”为方便群众,小到接待大厅门口的无障碍通道,接待咨询台前的老花镜,大到流动服务车的启动,预约上门服务的落实,视频电话咨询的开通,12348法网的共享,微博微信公共平台的开通,各种便民举措让困难群众也能享受到“五星级”服务。

三个坚持

图片7.jpg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年来,工作人员对待来访群众始终坚持“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个满意回答”的“三个一”服务标准,紧紧围绕受援群众的需求服务。法律援助初期工作条件不完善时,有工作人员自己推着自行车带伤病的受援群众去取证,现在条件改善了。可以利用法律援助专车送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回家。总之,不管条件好坏,时时处处体现着对困难群众的关怀。

图片8.jpg

二是坚持服务质量至上原则。多年来,不论案件多少、难易,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始终把案件质量看作法律援助生命线。每年例行全面的案卷评查、认真的电话或上门回访,重点案件的跟踪、旁听,年底典型案例的评选表彰,设立法律援助社会监督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体系。想方设法要保障“不花钱”的法律援助案件能代理得规范、承办得到位,切实让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是坚守维护公平正义的初心。从2003年开始开展“法律援助为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到2006年千里奔驰为“黑砖窑”受害农民工维权,再到近年来积极配合推行刑事辩护律师全覆盖,法律援助工作人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迎难而上,努力帮助受援群众走出困境,而鼓舞和激励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就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和信心。

十三五期间,全市法律援助工作先后受到表彰奖励 140 余次,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被授予“全国老年法律维权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残疾人维权示范岗”、“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国法律援助便民示范窗口”、“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但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更为看重的是受援人送来的一面面锦旗和感谢信,他们说:“群众的认可才是对我们最大的奖励!”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