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让更多困难群众共享法治阳光

来源:湖北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4-01-26 19:33
分享到 打印

  法律援助工作,一头牵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政府关爱,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法律援助被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引领作用,创新宣传模式、完善便民措施、严把服务质量关,全力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水平。

  残疾工人黄某和往常一样到公司上班,公司却通知他,因为其存在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况,要解除与他长达10余年的劳动关系。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黄某找到公司领导解释相关情况,希望公司能另作其他处理,不要解除劳动关系,但公司仍坚持以违规违纪为由解除双方劳动关系。

  中年失业,又是残疾人,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黄某只能到处打零工维持日常生活。偶然间,他听说公司解除劳动关系要给予补偿金,不给可以打官司。

  “打官司说起来容易,咱没钱请律师,官司咋打?”带着疑问,黄某来到荆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当日值班律师、湖北昭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华接待了他。得知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免费打官司,黄某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该案历经劳动仲裁、法院诉讼审理,均得到法律支持。经过法律援助律师与公司负责人沟通,公司最终认识到自身错误,同意向黄某支付近5万元的经济补偿金。

  法律援助惠民生暖民心,法律援助律师积极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维护贫弱群众合法权益提供多样化法律服务,让法治阳光照亮、温暖更多人。

  “我们受法律援助中心委托,为你提供辩护,请相信我们会保障你的合法权利。”年近六旬的木工师傅卢某看见法律援助律师有些惊讶。数日前,他在荆州开发区某工地工作时,因电锯故障,造成左手食指、中指不同程度受伤。事故责任该找谁承担、赔偿多少,成了卢某面临的困境。

  法律援助中心收到卢某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后,立即指派法律援助律师提供帮助。最终,建筑公司同意一次性赔偿卢某各项费用累计23万余元,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搭建多元服务平台渠道。目前,荆州全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设立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129个乡镇街道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法院、检察院、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各地看守所,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用心用情接待群众来访、解答法律咨询、助贫困职工维权、受理法律援助案件。

  健全服务群众工作方式。坚持首问负责、容缺受理,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受理范围,为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2023年,荆州市已为1265名困难群众提供援助,免费为困难群众代写法律文书34份,对1235名农民工、18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上门、驻点集中办理等便捷服务,实现办好法律援助申请“最多跑一次”。

  开展志愿服务。荆州各地司法行政机关还组织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伍,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形式,针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让困难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得到法律援助,共享国家法治进步的成果。

  数据显示,2023年,荆州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584件(其中刑事案件2306件,民事案件1278件),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4326.83万元。全市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专项行动56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8万份。

  “我们一家虽然遭遇不幸,但法律援助帮我们讨回了公道,更帮我挽救了这个家。对我来说,法律援助就像一盏明灯,让我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荆州开发区居民龙女士直言。

  松滋市南海镇居民老张说:“每逢年关,我们这些农民工就担心拿不到工资要打官司。法律援助帮我们搭建了一个绿色通道,切实让我们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有困难找司法,法律援助帮你忙”这句暖心话,正被全市越来越多的群众所熟知和认可。“接地气”“惠民生”的法律援助,也让更多困难群众感受到法治阳光的温暖。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