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南:法律援助照亮未成年人成长之路

来源:连云港司法行政在线 发布时间:2025-10-17 20:34
分享到 打印

 

  “感谢你们的帮助……!”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法律援助中心收到一面印有“携手同行为人民、真情付出暖人心”的锦旗,受援人王某的父母紧握工作人员双手,连连表达谢意。

  “这面锦旗沉甸甸的,承载着双份重量,既凝结着受援家庭对此次法律援助服务的真挚谢意,更是我县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体系建设成效的有力见证。”灌南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蒋凤领表示。

  2024年10月,遭受校园欺凌的王某被检查出严重抑郁和焦虑症状,此后多次入院接受心理治疗。面对维权困境,王某在父母陪同下于2024年11月向灌南县法律援助中心提出法律援助申请。

  法律援助中心接案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指派资深律师全程跟进。承办律师接受指派后,一方面帮助受援人做心理疏导,安抚其情绪,鼓励其积极生活;另一方面多次走访公安机关、民政、学校等部门,梳理案件情况,确定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及责任分担问题。最终,王某不仅获得应有赔偿,更在“法律援助+心理康复”的帮扶下逐步走出阴霾。该案是灌南县落实《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将校园欺凌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后的首例实践。

  近年来,灌南县法律援助中心坚持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核心,通过机制创新与服务升级,构建起全方位维权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域护未,以渠道畅通拓展服务广度

 

  加强法律援助网络建设,整合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联络点资源,形成立体化服务网络,确保未成年人法律援助需求“全域响应、就近解决”。强化数智赋能,依托法律援助网络申请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载体,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法律咨询与申请服务,实现案件从咨询到律师指派的48小时全流程闭环办理。建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施“零等待”快速响应机制,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简化审查程序,全面落实“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的“三优服务”。组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团,优先指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业务水平高、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律师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确保办案过程兼顾法律效果与人文关怀。近三年,累计办理未成年人案件400余件,切实筑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防线。

联动护苗,以多方协同提升服务温度

 

  构建司法机关与社会力量协同联动机制,与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建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协作机制,通过案件信息共享、快速响应等措施,确保没有委托辩护人、代理人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害人均能获得法律援助,实现未成年人刑事辩护覆盖率达100%。同时,联合教育、民政等部门开展“法治护航成长”专项行动,组织法治副校长、普法讲师团深入校园,围绕未成年人实际需求,开展“开学第一课”“送法进校园”等普法活动,重点宣传法律援助申请渠道、范围、程序和典型案例,提升未成年人对法律援助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如对王某案件,灌南县法律援助中心充分发挥协作机制优势,在接到申请之后,立即启动“校园维权快速响应机制”,跨部门调取关键证据,最终为受援人王某争取到了应有权益,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长效护航‌,以全程服务延伸服务深度

  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发展需求贯穿工作始终,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和疑难案件讨论制,通过个案跟踪指导、庭审现场旁听、受援人满意度回访、常态化案件质量评查等多元化方式强化案件监管。对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实行全流程跟踪管理,建立从受理到结案的完整跟踪台账,安排专人负责案件进展跟踪,及时跟进办案进度并建立回访评估机制,重点考察承办律师的服务态度、专业能力和维权效果,通过投诉电话公示、意见征集等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力争实现零投诉目标。在王某案件中,法律援助中心通过后续回访,不仅确保赔偿款及时足额到位,还联动心理辅导、教育安置等资源,实现闭环帮扶,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的安全感与获得感。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