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欢
一份公证,破解了外籍孩子抚养难题,让其父母安心在国外打拼事业;一场调解,化解了国际贸易纠纷,为本土企业挽回5000余万韩元损失……
这样的涉外法律故事,正在长江之滨的湖北宜昌频繁上演。
这座以水电闻名的中部城市,正通过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内陆城市对外开放高地。
8月1日,宜昌市西陵区政务服务中心10楼,宜昌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作为湖北首家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该中心由宜昌市司法局、西陵区人民政府牵头发起,宜昌市委外事办、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市工商联、市侨联、三峡大学、市律师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组建。
该中心涵盖宜昌市涉外律师、仲裁、公证、司法鉴定等多个法律服务领域,为本地有涉外法律服务需求的企业、社会组织及公民提供指引,帮助本地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涉外企业更好地“引进来”。
近年来,宜昌市司法局持续加强平台建设,不断延伸涉外法律服务触角——
在全市7家律师事务所成立市级侨益法律服务站,构建由“1个省级法律服务中心+7个市级法律服务中心”组成的公益法律服务体系。
在三峡公证处揭牌成立宜昌市涉侨公证法律服务工作站,打造侨胞侨眷公证法律服务之家。
在宜昌高新区(自贸片区)政务服务中心设法律服务窗口,组织律师进驻,提供法律服务咨询和指引服务。
依托贸仲湖北省分会宜昌庭审中心,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仲裁服务。
……
这些专业力量正在织就一张越来越密的涉外法律服务网络。
据统计,2024年,宜昌市公证机构共办理涉外公证3730件,发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本土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承接海外工程项目等保驾护航。
作为全国首批参与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机构之一,三峡公证处开通线上视频智慧公证服务,现已办理涉及海外当事人的远程视频公证200余件。
加拿大籍华侨谢某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谢某的母亲方女士于2000年离世,留下一套位于宜昌的房产。方女士生前在外省公证处立下公证遗嘱,明确这套房产由谢某等子女共同继承。
然而,因方女士家庭关系复杂、继承人散居世界各地,这份遗产继承拖延了20多年。
去年初,谢某重拾完成母亲遗愿的想法。接到谢某求助后,三峡公证处主动对接外省公证处核实遗嘱,多方寻找方女士遍布全球的继承人,最终成功办理房屋继承公证并顺利过户。
同时,宜昌律师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涉外涉侨纠纷咨询、案件办理、法律风险研判以及立法调研。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依托宜昌分所成立“盈科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生态圈·宜昌涉外中心”,为宜昌多家企业提供涉外投资发展专业意见,帮助处理跨国商事纠纷。
高质量的涉外法律服务离不开高素质的涉外法律人才队伍。
近年来,宜昌市司法局探索与高校共建涉外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组织人员参与国际交流,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同时,通过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境外投资法律讲座、交流培训及涉外法治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持续强化涉外综合法律人才培养。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通过搭建专业平台、提升服务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为公民企业‘走出去’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宜昌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