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治理“薄弱带”变发展“融合点”

商丘开展省际边界司法行政协作“六联”行动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16 09:56
分享到 打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红旗

  初秋时节,站在河南商丘永城市苗桥镇水寨村与安徽省濉溪县刘桥镇干庄村交界处,绿油油的玉米田一望无际。曾经,这里的村民因耕地边界问题争执多年;如今,在两地人民调解组织联合调解下,不仅地界清晰了,两村也结成了友好邻村。

  “过去收庄稼时,两村人经常因耕地边界发生冲突,现在两地的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一起帮我们勘界、调解,心里踏实多了。”水寨村村民争相向《法治日报》记者描述两个村近年来发生的变化。

  这一变化得益于商丘市司法局创新开展的司法行政协作“六联”行动,即矛盾纠纷“联调”、普法宣传“联动”、法律服务“联通”、法治建设“联创”、社区矫正“联治”、安置帮教“联控”。

联合调解解纷争

  作为豫鲁皖苏四省交界处,商丘市6个县(区)、31个乡镇与邻省28个乡镇接壤,省际边界线长、人员流动频繁、矛盾纠纷复杂。商丘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军介绍说:“边界地区往往是基层社会治理的薄弱地带,存在矛盾纠纷化解难、监管服务难、服务覆盖难等问题。”

  面对边界治理难点,商丘市司法局积极推动豫鲁皖苏四省十市司法行政机关,构建“三级联动、全域覆盖”的协作体系:市级层面制定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明确“六联”行动总体框架;县级层面建立“边界司法协作联席会议”制度;乡镇层面推动边界司法所共建联合调解室、普法宣传点等实体平台52个。截至目前,商丘市通过“六联”行动累计化解跨省矛盾纠纷320余起,开展联合普法活动180余场,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

  夏邑县杨集司法所与安徽省砀山县曹庄、赵屯司法所共同成立的“跨界纠纷联合调解工作室”,今年以来,联合排查矛盾隐患11起,成功调解跨省纠纷10起,调解成功率达90%。

  永城市司法局与山东省菏泽市、安徽省亳州市等地司法局签订《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协议》,每月5日前召开联席会议,持续开展跨区域矛盾纠纷“清仓见底”式滚动排查,动态建立、精准管理“隐患清单、责任清单、化解清单”三本台账,共享纠纷信息、共商化解策略。对重大、复杂、疑难跨界纠纷实行“一案一专班、一事一协商”模式,推行“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边界纠纷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商丘市梁园区孙福集乡黄河故道上的北胡庄村等五个村与山东省曹县的朱洪庙乡杨堂村、小李庄村接壤,两地村民曾因地界问题发生械斗。孙福集司法所联合朱洪庙司法所利用联调联动机制,通过一个多月的调查走访、查阅历史资料,在两地人民调解员的协助下,终于厘清两地争议边界,达成边界划清协议,问题得到妥善化解。

法治文化润民心

  “彩礼本是喜庆事,莫让高价毁良缘……”在虞城县木兰镇,法治主题豫剧《彩礼风波》正在上演。这台由商丘市虞城县司法局联合安徽省亳州市相关司法行政机关创作的法治大戏,已巡演20余场。

  针对边界群众法律需求差异化特点,商丘市打造“品牌化+精准化”普法模式,在省际交通枢纽、集贸中心设立28个“法治宣传共建点”,配备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普法短视频。今年以来,商丘市边界地区联合开展的普法活动惠及群众近1万人次。

  永城市通过共建点、“法治大篷车”(搭载宣传展板、播放设备等)、村(社区)网格员等渠道,逐户发放法律指南,并组建由两地司法局工作人员、法律专业人士组成的联合巡回宣讲队,深入边界乡镇开展“订单式”宣讲,现场解答居民法律疑问。薛湖司法所将法律知识融入快板书等传统艺术,在省际集市开展文艺汇演。

  民权县司法局联合周边地区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开展“黄河法治文化行”等系列活动,将法治宣传与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深度融合,借助法治文艺演出、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服务等形式,覆盖边界地区群众超5万人次。

法律服务无盲区

  “没想到不用跑回山东,在河南就能办理法律援助申请,太方便了。”在夏邑县杨集司法所“跨省通办服务专岗”,从山东曹县来豫务工的王某说。今年以来,杨集司法所已办理跨省法律咨询18件,代办法律援助申请2件,公证指引3件。

  商丘市聚焦边界群众“跨省办事难”问题,推动法律服务“跨省通办、就近能办”,在31个边界司法所设立“跨省通办服务专岗”,提供法律援助、公证咨询、企业查询等10项服务。每月开展“法律门诊日”活动,组织律师、公证员赴边界村“坐诊”,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针对边界企业需求,民权县司法局联合曹县司法局建立“企业法律服务联动机制”,成功化解山东某食品公司与民权县某种植合作社200万元购销合同纠纷,帮助企业恢复生产;虞城县与周边地区建立法律援助协作机制,通过互认法律援助证件、共享法律援助资源等方式,简化法律援助申请程序,提高法律援助的效率和质量。

  与此同时,商丘市以“党建联建”为纽带,推动边界法治建设协同共进,与相邻的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边界治安形势,研究法治建设举措。永城市苗桥镇与濉溪县刘桥镇通过“党建+治理”模式,共同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民权县以“两省三县边界调解联盟”为依托,发挥党员调解员先锋模范作用,成功化解17起跨省土地、资源纠纷。

  “省际边界不再是基层社会治理的‘薄弱带’,而成为协同发展的‘融合点’。商丘市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拓展省际司法行政协作领域,提升协作效能,努力打造平安边界、法治边界、和谐边界,为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商丘市司法局局长李清玮说。

附件:

责任编辑: 操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