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贵州省安顺强戒所“1+3+5”工作举措
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1-09-15 13:40
分享到 打印

  贵州省安顺强制隔离戒毒所把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过程,聚焦急难愁盼,主动担当作为,以“1+3+5”工作举措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落实一个责任

  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成果转化的有效实践,先后制发实施方案、活动通知及推进清单等,要求各部门坚持从主责主业出发,压实工作责任、细化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

  抓好三个结合

  一是结合问题导向。落实“四个走进”,全面摸排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走进社区,由戒毒所党委班子成员牵头,到社区中了解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情况;走进延伸帮扶点,了解延伸帮扶存在问题和困难;走进教联体合作学校,了解大、中小学生对禁毒知识的需求;走进企业,了解回归人员创业就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同时,每周通过“1+2”研判分析、民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聚焦基层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场所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结合目标要求。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成立“察民情访民意”专题调研工作组,征集到教育矫治、戒毒管理、党建工作等方面调研文章7篇;推出退休工人遗孀生存认证、来所办案或协调工作、探视信息公开等便民措施7条;关注重点群体,走访慰问困难民警职工,研究制定《困难在职工人求助实施办法》;深入社区开展戒毒人员延伸帮扶工作,帮助指导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农村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三是结合跟踪问效。坚持每周一次党委领导小组会议,主动问计于民,听取各方意见,找准问题解决的堵点难点和关键点。短期内能解决的“马上就办”,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跟踪推进”,并注重集思广益,推动部门联动,研究制定问题妥善解决的对策办法,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信”。

  实行五项具体措施

  一是禁毒宣传有深度,注重效果抓落实。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深入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成立“先锋笃行”禁毒戒毒宣传队和青年志愿者先锋队,深入开展禁毒宣传“九进”活动,提高群众识毒、拒毒、防毒意识和自觉抵制毒品能力。针对中小学心理辅导员短缺的情况,在开展禁毒宣传、法治宣传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延伸帮扶有温度,保障民生解忧愁。延伸帮扶以人为本,着力帮助戒毒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对在所和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及其家庭开展帮扶43人次,发放救助金和帮扶物资共12600元,并把在戒人员家庭留守儿童和困难老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建立“三位一体”的回归人员延伸帮扶模式,用购销的方式帮助回归人员解决自主创业产品销路问题;携手爱心企业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1次,8名戒毒人员达成就业意向;与地方政府部门协调,帮助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无亲可投人员解决低保及生活问题。

  三是开门纳谏有广度,真抓实改促成效。邀请政府部门、公安机关、合作厂方、戒毒人员家属代表、回归社会戒毒人员等召开座谈会3次;与教联体单位、延伸帮扶指导站建站点地方部门召开联席会议5次,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了认真梳理、深入研究、作出承诺,并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抓好任务分解与落实,对待办事项核实一个,建账一个,解决一个,销号一个。

  四是产销衔接有力度,乡村振兴共发力。为进一步助推乡村产业调整,按照脱贫攻坚“四个不摘”的要求,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采购方式,巩固脱贫成果,积极为农民增收、产业调整、乡村振兴作贡献。

  五是协调推进有速度,凝心聚力促发展。坚持党建引领,把统筹推进业务工作的健康发展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协调推进共同发展,通过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民警岗位大练兵、政治轮训、业务培训和统一戒毒基本模式落地生根等主要工作,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教育戒治工作体系。

附件:

责任编辑: 朱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