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安徽省合肥监狱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2-01-05 20:03
分享到 打印

  今年以来,安徽省合肥监狱深刻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度、高度和温度,坚持守正创新、榜样引领、群众导向,切实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体民警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潮。

  一是守正创新拓展深度。合肥监狱围绕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既扎实做好“规定动作”,又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以生动实践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度,助力全体民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铸牢忠诚警魂。现场教学身临其境,监狱分层分批组织民警赴革命老区金寨县、岳西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轮训,以支部为单位,监狱组织民警前往蜀山烈士陵园、渡江战役纪念馆、李克农故居、盛习友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30余次,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入警誓词。诵读演讲有声有色,举办“红色经典”诵读比赛,青年民警诵读老一辈革命家、著名作家创作的红色经典作品,再次重温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顽强奋斗的光辉历程;举办“奋进新征程、丹心永向党”主题演讲比赛,青年民警紧扣演讲主题,回顾党的峥嵘岁月,表达对党的忠诚与热爱。别样党课真实生动,监狱邀请新四军老战士、老党员、离退休老同志讲述革命故事,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提高民警理论素养、政治素养、精神境界和斗争本领。监狱还邀请高校教授、学者来监授课,组织民警观看党史教育片和爱国影片,以深刻的思想性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层推动民警领悟红色精神内涵,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二是榜样引领拉升高度。合肥监狱注重拉升党史学习教育的高度,积极选树身边党员,发挥榜样力量,用他们可追可及、可学可做的先进事迹,让全体民警学有方向、做有标杆,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监狱建立新录用民警“导师培养制”,由民警所在支部委派优秀党员民警担任导师,对新录用民警和监狱系统以外调入民警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培养。“导师培养制”旨在帮助新民警熟练掌握本岗位的业务技能,完成从监狱新兵到业务骨干的蜕变。监狱要求各支部结合新民警工作岗位和个人特长制定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学习计划,并在培育期内严格执行。导师与新民警同一批次执备勤,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导师通过操作演示、教学引导、谈心谈话等方式将政策制度、业务技能和工作方法等传授给新民警,帮助新民警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为进一步选树标杆、弘扬正气,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党员民警职工见贤思齐、奋发进取,监狱党委组织开展“榜样的力量”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经基层推荐、征求意见、公正评审,9名监狱模范党员、6名监狱榜样人物脱颖而出。他们当中,既有扎根一线甘于奉献的“老黄牛”,又有随叫随到做好保障的“大管家”;既有关键时刻勇于担当的“急先锋”,又有答疑解惑精心服务的“螺丝钉”,他们都是在监狱基层苦干实干的优秀代表,汇聚成一条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长流,滋润并感动着身边人。

  三是群众导向增加温度。监狱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树牢民警职工宗旨意识,以实际行动增加党史学习教育的温度。

  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监狱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指导方案和问题清单,序时推进、对账销号。25个党支部结合岗位业务特点,发挥民警专业特长,深入监狱生活小区、社区、公园等场所,开展便民暖警服务、爱心义诊、消防宣传、绿化保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用公心善举树立监狱人民警察亲善为民的良好形象。受疫情防控、交通不便、经济困难等因素影响,罪犯亲属远程视频会见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合肥监狱强化视频会见网络服务保障,做好网络扩容、设备维护,连通云端亲情桥梁,着力解决“会见难”。今年以来,合肥监狱共组织远程视频会见2999人次,本地视频873人次,既实现亲情不断线,又确保服务能力不减、标准不降。监狱还持续完善法律援助长效机制,拓宽执法监督员监督渠道,坚持开展送法进监活动,邀请律师以“视频对话”的方式,向罪犯开展“一对一”法律咨询活动,就定罪量刑、财产纠纷等问题作出详细解答,让罪犯充分感受法律的公正和温度,提升改造动力。

附件:

责任编辑: 杨翠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