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以法导航 用爱筑港

——社区矫正先进工作者毕继朋事迹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1-04-27 17:29
分享到 打印

  毕继朋,现任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司法局副局长,分管社区矫正工作。自2013年任职以来,他努力钻研、积极探索,用扎实的工作证明了担当与作为,不仅主管的社区矫正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他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2015年和2017年他两次被黑河市司法局记三等功,2016年分别被评为全省“龙江身边好人”和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19年,司法部授予其“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他用“恒心”成为了业务专家

  主管社区矫正工作之初,为了迅速熟悉工作,他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学习笔记密密麻麻记了一大本,对社区矫正的相关工作流程、法律法规做到了熟能成诵,孙吴县在当年全省社区矫正知识竞赛中获得第二名。天津蓟县检察院要求孙吴县司法局在变更社区矫正对象居住地时给他们也同时邮寄一份变更居住地审批表原件。毕继朋按照司法部的文件规定向对方进行了说明,娴熟的业务得到了对方的称赞。为了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正主动性,孙吴县设计应用了《社区矫正手册》,并在全市推广。几年来,他撰写的《关于全县社区矫正工作现状与思考》等文章以及社区矫正帮扶案例得到黑河市司法局的认可和推送,上报有价值的社区矫正工作信息100余篇,在《法治日报》《人民调解》《黑河日报》等媒体上刊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的手抄报展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深入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和活动情况,包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前后共挖掘整理了30多篇反映社区矫正对象内心真实感受的信息在《社矫心声》公众号上刊载。《社区矫正法》出台后,他积极组织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在县委党校开展的全县领导干部培训班上共进行了8期线上、线下培训。

  他用“爱心”感化了社区矫正对象

  2015年初,孙吴县司法局接收了一位特殊的社区矫正对象唐某,其因犯盗窃罪被孙吴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说他特殊是因为20多岁的他和姐姐都没有户口。经了解,唐某父母的户籍原本在本省外市县,由于当年结婚时未办理登记手续导致两个孩子一直没有落户,因一次意外事故唐父双手致残后唐母便抛下他们离家出走。为了生存,唐某和姐姐在2000年投亲来到孙吴县。毕继朋掌握相关情况后,决定帮助姐弟二人解决其全家当前最大的难题。由于时间久远,相关亲属的信息缺失,办理落户困难重重。在半年多时间里,他不厌其烦地反复与外地公安局、乡派出所及村委会沟通协调,寻求解决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11月底,外地公安局为唐某姐弟二人补登了户籍,有了户籍的唐家姐弟不再有乘车出行、就业务工、社会保障、婚姻登记、子女就学等后顾之忧,两人二十多年的“黑户”终于转正,毕继朋还帮助唐某联系了一份打工的工作,从而为其安心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继朋还经常深入社区矫正对象家中进行走访,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社区矫正对象张某原本当过村领导,在他的开导之下放下思想包袱,在本地开起了一家小饭馆,生意红红火火。社区矫正对象吴某在他的鼓励下与自己的亲属和朋友联合办起了农机合作社,资金规模达到了千万元。社区矫正对象房某开发的经济作物产品注册了自己的品牌,生意迈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他用“热心”开创了社区矫正工作新局面

  凭着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热爱,他从规范化建设方面入手,注重细节,明确细化了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制度、表格、簿册40余种。他还制作了一套电子管理档案,可以方便地查询社区矫正对象的信息、分类和相关情况。由于有了平时的工作积累,在2017年底改用全省社区矫正信息系统时,孙吴县所有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信息可以直接导入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信息录入过程中,孙吴县加强与兄弟市县的沟通与协助,黑河市的社区矫正系统信息录入工作也得到了省司法厅领导的认可和表扬。为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保障能力,经过积极争取,孙吴县自2014年起将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纳入了县财政预算。村居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也落到了实处。

  孙吴县多年来坚持与北安监狱开展延伸帮教,双方不仅加强对监狱内罪犯的帮教,也不断探索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评估和矫正,通过监狱内的案例促动监狱外的社区矫正对象积极接受矫正。2016年上半年,孙吴县司法局和北安监狱开展了延伸帮教回访活动,《法治日报》和黑龙江省新闻夜航栏目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2016年孙吴县司法局向县政府申请资金1.9万元,2017年再次申请资金1万元,并且从2018年固定1万元列入到了财政预算专项,用于帮扶生活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

  毕继朋辛勤耕耘社区矫正事业,为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附件:

责任编辑: 刘海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