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浙江省宁波市司法局深入开展
社区矫正对象学历技能“双提升”工程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3-05-29 14:31
分享到 打印

  为着力提升社区矫正对象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帮助矫正对象更好融入社会,2022年以来,宁波市司法局通过多种措施,探索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学历技能“双提升”工程。至今累计完成学历提升1400余人,职业技能提升1200余人,落实137余人就业或自主创业。

  一、凝聚“双提升”多元帮扶合力

  一是加强部门合作。对接市教育局实现初中及以下文化无需初中毕业证明即可参加高中教育,降低学历提升门槛。依托人社局“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落实社区矫正对象技能培训,取得技能证书后费用全额报销。借助市总工会的“匠心工坊”职工云课堂,定向给予社区矫正对象免费技能培训名额。

  二是创新校地联动。与宁波开放大学签订帮扶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利用开放大学教育培训体系,为社区矫正对象学历教育提供优良师资保障。同时,与各区(县、市)地方社区学校合作,实现教学资源进驻各地社区矫正中心。

  三是引入社会力量协同。建设社区矫正志愿者招募管理应用,与志愿平台实现接口对接,实现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开源引流”。通过志愿者影响力和社会关系,拓展对接各类企业招聘信息,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实现就业梦想。

  二、构建“双提升”系统教学模式

  一是细化教学精度。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学历情况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分别为高中学历及高等教育开设三个月及两年的提升学期。依托大数据分析生成社区矫正对象个体画像,建立科学分类的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社区矫正对象类型“精准推送”相关学习课件,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迭代。

  二是创新教学方式。配强线下专业化导师团队,实行“政治+学业”双导师教学模式,对社区矫正对象思想和学业进行系统性监督指导。加强线上教学平台建设,依托宁波市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应用,创建线上“空中云课堂”等数字化平台,提供“自助点单式”教学。

  三是提升教学成效。加强教育培训资料通俗化、易懂化改造,采用VR等形式进行生动展示,利用情景式教学提升培训实效。注重教学结果运用,社区矫正对象通过“云课堂”获取的培训学分自动在总工会、人社等部门得到同步技能认证,提升培训的实效性。

  三、深化“双提升”务实改革成效

  一是聚焦“零门槛”,扩大覆盖人群。放宽年龄限制,明确60周岁以下的社区矫正对象都可以参加学历提升或技能培训。充分考虑社区矫正对象工作状况、学习能力等特点,开设低门槛、易入门的生活技能与工作技能培训,保障社区矫正对象参与培训“一个都不能少”。

  二是聚焦“重实效”,提高就业水平。在全市各类企业开拓50余个“向阳花”社区矫正就业基地,利用企业场地、设备等资源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实战化技能培训。整合就业资源,在各地矫正中心动态公布需求岗位示意图,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精准、丰富的就业信息。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