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紧盯“三化目标” 突出“三个重点”
推动阿拉尔市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4-04-26 16:35
分享到 打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社区矫正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盯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目标,从制度执行、效能提升、数字赋能三个重点发力,持续深入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进一步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制度执行,进一步提升规范化工作水平

  规范化的前提确保制度规范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全面贯彻执行。2020年以来,为强化制度执行,第一师阿拉尔市紧扣“机制”这个核心,盯住“执法”这个关键,抓住“队伍”这个根本,统筹谋划、全力推动、多点发力。

  (一)完善工作体制机制。2020年,师市党委率先在全兵团成立首个社区矫正委员会,先后组织召开矫正委员会全体会议5次,解决了各成员部门在监督管理执法衔接、信息数据互通、协同教育帮扶等方面急难问题。各团镇(乡、街道办)陆续建立社区矫正委员会19个,矫正小组1032个,形成了师市社区矫正委员会和团镇(乡、街道办)社区矫正委员会以及基层矫正小组的三级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指导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能作用,着力解决工作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困难和问题。

  (二)深化执法司法监督。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公、检、法、司联席会议11次,解决工作协调对接、执法空白点问题3个,确定处罚程序和结果7个。会同师检察分院联合开展季度执法检查7次,纠正执法不规范问题15个,整改率100%。配合师市党委组织部、民政局、妇联、工商联、文明办等部门严把联审关,接受相关部门委托进行联审202次,共计4656人次,为选人用人、评优评先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三)优化执法队伍结构。一是发挥本地干警主导作用。利用本地干警熟悉当地的社会环境和人文风情的特点,统筹落实社区矫正各项措施,提高工作质效。二是发挥刑罚执行一体化民警威慑作用。积极依托13名选派民警的丰富监督管理经验和身份优势,组织参与调查评估、入矫宣告、走访谈话等工作环节,实现“墙内监督管理”向“墙外矫正”的有效延伸。三是发挥援疆干部智力支撑作用。2018年至今,来自北京、浙江、安徽等地20名援疆干部将各自地区积累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引入,共同推动师市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发展和进步。四是发挥矫正小组协助作用。以司法所、公安民警、综治干部、连队(社区)“两委”和家属为主体,进行个性化监督管理教育,让社区矫正有力度更有温度。五是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20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积极参与到纠纷化解、心理疏导等非执法类活动中,既有效缓解了工作力量不足的压力,又为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提供社会支持,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二、突出效能提升,进一步深化精细化管理效能

  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基础是坚持守好安全稳定底线,并构建契合社区矫正对象身份特点,符合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工作规律的科学工作体系。第一师阿拉尔市始终坚持既要“管得住”又能“矫得好”,扎实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

  (一)坚持“管得住”的效果导向。通过动态、静态、行为表现、心理评估等加强管控力度,并定期进行风险研判,调整管控措施。每月向各成员部门推送社区矫正对象信息数据,掌握其重新违法犯罪情况。2020年以来,会同师市党委政法委、师检察分院依法对8名社区矫正对象通报表扬,对不遵守监督管理规定的8名对象进行处罚,社区矫正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明显提升。

  (二)探索“矫得好”的教育理念。一是开展好每月“六个一”入矫教育。通过一堂法律法规制度课,一堂警示教育课,学唱一首《矫子之歌》,一次入矫承诺,一次行为规范教育,一次公益劳动等六项活动,增强社区矫正对象身份意识、法治意识和纪律意识。二是引导好每月“黄丝带”解矫教育。以“黄丝带”的感人故事为纽带,表达社会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认同和接纳,提醒其成为守法公民。三是组织好每月“丝路法苑大讲堂·新生之路”警示教育。根据时势动态、工作需要和对象需求开展点单式培训,常态化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撤销缓刑警示庭审,封闭式法治大培训等活动,切实提高教育矫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做强“精准化”的帮扶救助。秉承“有困难必帮扶、有纠纷必调处、有心理问题必疏导、权益受侵害必维护、有危害社会情形必打击”的工作理念,2020年以来,联合人民调解组织调处各类纠纷6起;以案释法走访入户2300余人次,发放法律政策书籍600余册;提供临时性救助74户次,发放临时救助物资计20000余元;提供心理咨询疏导6人。

  三、加快数字赋能,进一步提升智能化运用水平

  智能化的关键在于推动信息技术与实战需求全面对接,便捷工作、解放人力。2020年以来,第一师阿拉尔市坚持以智慧矫正中心建设为牵引,推动师市智能化运用水平提档升级。

  (一)扎实推进智慧矫正。创建了第一师阿拉尔市智慧社区矫正中心,打造了标准化档案室,为矫正中心及各司法所配备执法电动车20辆,实现入矫报到、学习教育、心理辅导、自助矫正等功能全覆盖。

  (二)不断丰富应用场景。通过“兵团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各类执法文书、工作档案、奖惩考核自动生成,实现“事在终端办,数据网上跑,结果自动查”,“数据跑腿”替代纸质寄递,大大缩减了审批流程的时间和成本,因地广人稀造成的审批延时不规范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有力强化机制支撑。搭建完成三级应急指挥与远程视频督查系统,实现部与兵团、兵团与师市、师市与团场(街镇)之间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监控、重点督查、智慧调度,合理配置各类工作资源,推动执法力量与信息技术有效连接和深度融合,不断解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促使智慧化的运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附件:

责任编辑: 王佳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