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探索“四治融合” 构建全闭环综合执法生态系统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1-08-20 21:41
分享到 打印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自2016年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聚焦综合行政执法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目标,探索“四治融合”构建全闭环综合行政执法生态系统。12345涉综合执法类群众满意率连续4年达98%以上。该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被授予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先后在2019年全国执法三项制度推进会和2020年省法治政府建设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一、自治固本,凝聚共治共享原动力

  一是强化街区自治。整合综合执法、街道、社区、网格、商户等力量,组成街区自治联盟,推动街区“墙内”“墙外”良性联动,形成商户自律自治、公众积极参与的街区管理局面。如中心城爱山商圈,吸纳大型商场1家、小型商户351家、住宅小区6个,组建商圈自治联盟,定期共商街区发展与建设,定时开展“门前三包”、文明劝导、垃圾分类等特色活动。今年以来,全区各自治联盟已解决城市管理问题5238起,文明城市测评考核位列全市第一。

  二是调解外延执法。针对无法通过执法手段解决的矛盾纠纷问题,尤其是油烟噪音污染等痛难点问题,由区综合执法局、司法局共同打造基层执法中队“综合执法+人民调解”工作室,执法队员担任专职调解员,属地调委会共同参与,并聘用驻队律师提供专业支持,合力把问题解决在初期,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目前,吴兴区14个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人民调解”工作室已全部挂牌,调解成功率达98.8%。

  三是延伸服务触角。建设基层志愿服务体系,以“菰城驿站”为阵地,吸纳医生、律师、金融从业者、理发师、维修人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城管义工”“蓝精灵”“夏日送清凉”等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涵盖居民、学生、游客、户外工作者等各类人群,将服务送到集镇商铺最前沿、党员群众最中间,营造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如“城管义工”护绿队专门劝导纠正小区内毁绿停车行为,“蓝精灵校园护送队”解决从车门到校门最后“50米”问题。目前,“城管义工”群体已达800余人,志愿服务时长1000余小时;“蓝精灵”群体达1050人,覆盖全区29所学校。

  二、德治润心,激发守德从善内驱力

  一是罚款可折抵,激发文明行为自觉。创新“社会服务折抵罚款”活动,允许初次违反《湖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4种情形且情节轻微的申请人可通过参加垃圾分类、维护街面环境等服务项目折抵罚款,增强违法行为人社会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目前,已开设河道巡查、“三小车”管理等服务项目28个,服务时长410小时。

  二是首违可不罚,促进管理法理相融。根据综合执法事项属性分类,创建“首违不罚”清单,对首次发生清单中所列事项且危害后果轻微、及时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运用说服教育、约谈警示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如在全市首创人行道违停短信提醒机制,将“30秒智能锁定处罚”重塑为“30秒智能锁定-坐席员审核-短信提醒-10分钟处罚-系统共享”的操作流程,既规范违停执法流程,又降低信访投诉量。截至目前,已短信劝阻违停车辆325辆,信访投诉率首季下降12%。

  三是审批“零资料”,营造社会诚信之风。通过“承诺在前、监管在后”的模式,把行政审批需要提供的“多次跑、反复跑”的证明事项材料,以承诺的方式进行精简和替代,实现“零资料”办理。实行执法“专职快递员”全程代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一次都不跑”。截至目前,全区已取消5项“店招备案”申请材料,完成店招备案257件,预计每年减少“群众跑”1700余人次。

  三、法治为基,营造公平正义外环境

  一是严格执法,彰显执法力度。围绕治水治气治霾、垃圾分类等中心工作,以执法办案为抓手,积极拓展案源,全力清除执法事项“睡眠条款”“僵尸条款”。2016年以来,案由从50类拓展至123类,一般程序案件从400件增至5290件,增长13倍。在执法办案的强力推动下,全区工程车“三化”管理实现100%覆盖,露天焚烧监测火点下降62%,空气优良率同比上升14.3%,pm2.5同比下降11.4%。

  二是规范执法,把握执法尺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标准化检查清单,常态化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综合查一次”等联合执法行动,降低多频执法“扰民”问题。加强基层一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90%的执法中队完成省级规范化中队建设,一线执法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三是柔性执法,拓宽普法广度。组建爱山商圈女子分队,创新设置“菜单式服务”“积分兑换”等模式,刚柔并济推动普法宣传工作。定时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润童心”宣传活动,安排驻队律师提供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法律咨询,邀请专业医务人员开展“‘救’在你身边”急救知识培训等。近期,爱山商圈女子分队已与上海黄浦外滩景区、杭州西湖西溪等5支女子分队组成长三角女子巡逻队红色联盟,推动实现跨区域资源共享。

  四、智治提效,发挥智慧执法牵引力

  一是用科技代替人工。整合智能监控、无人机、车载视频等硬件资源,融合共享单车、工程车、油烟等第三方监测系统,打造智能监管平台和立体化指挥中心,实现问题发现、派遣、处置数字化治理闭环。结合执法办案实际操作难点,自主研发“互联网+公证”、智信、执法办案等系统,实现“取证、固证、存证、出证”一体化,有效降低恶意抗辩率。2016年以来,该区执法辅助人员减少20%,一般程序办案量增长14倍。

  二是用数据辅助决策。归集综合执法问题种类、高发时间地点等各类数据,形成趋势走势、热点分布等直观图示,实现提前预警,降低问题发生率及投诉率,推动末端执法向事前、事中监管转变。如借助已覆盖全区的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实时掌握餐饮企业油烟排放各项指标,餐饮企业也可通过APP终端,实时了解店内油烟净化设备运作和排放情况。近3年来,餐饮油烟投诉率分别同比下降11.3%、33.9%、29.1%。

  三是用数字化实现协同。依托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围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等17个大场景80余个小场景,在“四平台”上打造“去中心化”的行政执法协同应用系统,形成“发起—选择—处置—评分—分析”的全闭环业务流程,一网串起涉及26个部门5000余项执法事项,实现人员一次选派、检查一次完成、结果一次公开,确保检查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监督留痕、责任可究。

附件:

责任编辑: 杨翠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