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2025年春季学期伊始,浙江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以“法育青蓝”专项行动为主线,在全省10个市县区、59所院校开展了春季“开学第一课”禁毒法治教育活动。此次“开学第一课”以“源头预防、精准干预”为目标,针对青少年群体认知特点,通过法治教育、文化浸润、科技赋能等多元形式,将禁毒戒毒法治教育场景式融入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惠及师生近22000人次,为“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构筑坚实法治屏障。
浙江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坚持“一校一策”,结合属地实际需求,创新宣教模式,从非遗文化融合到热门IP联动,从情景模拟演练到禁毒知识闯关,既注重知识传递的深度,又强化情感共鸣的温度;深化“校所联动”机制,联合地方党委政府、公安禁毒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形成“预防+监管”合力,推动禁毒法治教育从“单向输出”向“多维共治”转变,织密校园安全网。
文化聚力 法治育人
浙江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将民俗技艺、国潮元素融入宣教活动,积极打造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禁毒法治教育课堂。浙江省良渚强制隔离戒毒所将禁毒知识融入非遗技艺,推出“禁毒剪纸”“拒毒灯笼”等手作活动,《浙江日报》专题报道;浙江省余杭强制隔离戒毒所打造“哪吒拒毒”主题互动展,通过“笑气害人”绕口令竞答和文创书签发放,吸引超500名学生参与,书签成为校园“时尚单品”;杭州市富春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讲解新型毒品特点及防范知识、发放禁毒礼包,传递“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理念,筑牢校园禁毒防线;温州市黄龙强制隔离戒毒所结合元宵节,设计“禁毒灯谜”,参与拍摄禁毒短视频,实现“教育+传播”双效合一。
靶向聚焦 精准宣教
直面校园吸烟、药物滥用等隐患,拆解新型毒品伪装套路,结合真实案例直击青少年涉毒高危场景。浙江省十里坪强制隔离戒毒所深入剖析学生吸食电子烟案例,编排原创情景剧,揭露“上头电子烟”通过社交圈传播的链条,结合“奶茶粉”“邮票贴纸”等仿真模型,详解第三代毒品伪装特征;浙江省莫干山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创新“非遗+禁毒”教育模式,在德清县多校开展6场专题活动,以真实案例讲解麻精药品滥用后果,通过视频展播,深度解析新型毒品对青少年身心的双重侵蚀;绍兴市九里强制隔离戒毒所采用“线下宣讲+直播科普”模式,联合市级新闻媒体开展禁毒普法直播活动,实时解析新型毒品伪装案例,线下同步组织校园集中观看,覆盖师生3800余人。
多方联动 全域护苗
构建“校所社企”协同发力的禁毒教育生态,推动法治教育形式从单一课堂向全域防护升级。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联合属地街道、禁毒办、派出所于新学期开展“开学第一课”禁毒法治教育活动,深入杭州多所中小学,通过案例剖析、资料发放等形式,普及毒品危害及防范知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鼓励青少年争做“禁毒小卫士”,营造绿色无毒校园环境;嘉兴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组建“学生禁毒讲师团”,通过专题讲座、动画观影、学生干部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以趣味互动激发参与热情;湖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联动多所院校开展“法育青蓝”专项行动,通过沉浸式课堂、禁毒宣誓等互动形式,增强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能力,覆盖1000余名师生。
春风化雨,法润青苗。浙江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将持续深化禁毒法治教育“法育青蓝”专项行动,以更鲜活的载体、更精准的供给、更智慧的传播,让禁毒法治教育既有法治力度更显人文温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法治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