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福建监狱健全完善干部量化管理体系锻造过硬队伍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4-12-12 19:53
分享到 打印

  近年来,福建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围绕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导向,健全完善全省监狱民警平时考核、量化选拔、日常管理、评先评优和表彰奖励量化推荐机制,有效推动各级管党治警主体责任落实,促进监狱系统政治生态更加清朗、队伍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一、建立平时绩效量化机制,明晰实绩评价“度量衡”。创新推行全省监狱规范统一的民警平时(绩效)量化考核机制,为科学公正评价民警德才表现、工作实绩提供明确标尺。一是优化指标体系。聚焦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系统构建绩效任务、绩效激励和绩效鞭策指标体系。明确绩效任务,将工作任务分为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党委年度重点工作、机关内部绩效考评、其他专项工作等四方面内容;突出绩效激励,统筹设置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创先争优、品德作风四项指标;建立绩效鞭策,设立综合表现测评反向指标和绩效管理日常扣分指标,坚决纠治“慵懒散怠”问题。二是细化过程管理。推进绩效考核管理全过程,形成绩效分解、执行、评价、反馈的工作闭环。统筹任务分解和完成,落实集约考核、项目推进、责任到人;统筹过程督导和执行,创新建立“蓝黄红”督导机制,加强动态跟踪,定期通报单位和个人绩效完成情况;统筹绩效评价和反馈,上级每月对下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融入平时考核。三是深化结果运用。注重正向激励,将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民警岗位调整、系统内部量化调配、参训调训、奖励惩戒,以及干部轮岗交流、职级晋升、提任考察的重要依据,凭实绩排名排序,做到干部考察看一贯表现,引导各级干部把功夫下在平时;注重反向测评,出台干部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方式运用等指导意见,以“背靠背”“高考式”开展全员满意度民主测评,作为绩效评价负面清单之一,坚决整治“躺平”“躺赢”问题。

  二、建立日常管理量化机制,打好严管厚爱“组合拳”。通过建立正反两方向的量化评价体系,坚持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鞭策和激励干广大民警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一是履职考核量化。建立各层级各岗位民警履职清单,梳理细化为23条209种履职不到位或权力运行可能出现偏差的情形,逐项明确扣分标准,严格考核扣分。同时,按月份、季度、年度3个考核周期,对周期内发生一次性考核扣分或累计扣分达到规定上限的,综合运用好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停职离岗学习等组织处理手段,并将个人扣分与单位综合绩效挂钩,逐级压实管理责任。二是干部调配量化。着眼解决民警两地分居、照顾父母等困难,出台监狱民警调配规定和内部调配量化计分办法,综合考虑岗位贡献、工作实绩、考核奖惩、个人困难等要素,建立“量化计分清单”,根据个人计分排名和监狱民警编制,择优进行系统内部单位之间调配。2019年以来,以量化方式解决了300多名存在家庭特殊困难且实绩突出的民警调动问题,得到广泛好评。三是评优推先量化。个人推荐,以岗位职责为依据,结合单位综合绩效或单项工作、分管工作绩效排名,以及个人工作绩效考评,量化排名择优推荐。集体推荐,优先从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评综合或单项排名靠前的单位中产生,2023年以来全系统共量化推荐省厅局以上荣誉的集体78个、民警356人,涌现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工作者等先进典型。

附件:

责任编辑: 王佳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