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上海监狱系统全面布局法治监狱建设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5-03-12 20:01
分享到 打印

  法治监狱建设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一环,上海监狱系统将法治监狱建设纳入上海监狱总体治理格局。

  抓牢六项重点内容,突出法治监狱建设的系统性。开展法治监狱建设“理论+实务”培训,提升广大民警的法治素养。打造法治监狱建设示范样板,选定女子监狱、青浦监狱等单位作为试点,梯次推广试点经验。研发《法治监狱建设指标体系测评表》智能版,依托办公平台开展法治监狱评估,提升测评的及时性和便捷度。打造监狱法治文化品牌,策划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创新案例评选、习近平法治思想征文等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节活动,积极打造上海监狱法治文化阵地。健全科学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积极构建上海监狱“立、改、废、释、评”一体推进长效机制。修改完善法治监狱建设指标体系,根据法治监狱建设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法治监狱建设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法治化水平。

  明确八个核心指标,增强法治监狱建设的可操作性。围绕监狱行业特征,创新构建以“一力、六度、一个面”为核心的法治监狱评价指标体系。“法治监狱领导力”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监狱建设纳入监狱治理总体大局,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制度体系完善度”要求工作延伸到哪里,制度就要保障到哪里,推动监狱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依法管理规范度”首次提出将经济活动纳入法治监狱指标内容,要求依法保障罪犯和民警合法权益,同时强化对监狱经济活动的规范管理。据评估,各单位已普遍制定“权责清单”“禁止为清单”“岗位职责清单”,形成权力事项、责任事项、追责情形“三位一体”的权责体系。“权力制约监督度”要求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以及全面推进狱务公开,优化完善狱务公开手册,主动开展监狱开放日活动18次。“矛盾纠纷化解度”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矛盾化解率达70%以上。“法治文化推进度”要求法治文化的培养和法治精神的养成,全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文化氛围。开展法治专题培训49次,对外接受警示教育255次,组织监狱领导班子成员旁听人民法院庭审活动11次,广泛组织法治人才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公益普法活动。“法治建设保障度”包括组织保障、科技保障、经费保障、协调保障等。新增公职律师46人,公职律师总数达103人;监狱法律顾问设置率100%,全年法律顾问参与监狱重大事项决策、合同审查等活动248次。“扩大法治监狱建设影响面”包括加分项、减分项,并分解为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115个三级指标和8个附加项。

  擦亮N个法治品牌,丰富法治监狱建设实践。注重实践创新,深入挖掘一线法治工作品牌,并推广运用。如,女子监狱注重女性罪犯群体,开设“她说”普法栏目,打造以“母亲文化建设、以案释法、专家释法、罪犯现身说法、树立法治先锋”五位一体的法治文化建设平台;新收犯监狱立足新收犯特点,修改完善“收、关、管、训、教、评、分、遣”八字新收工作规范;五角场监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杨浦区人民调解协会驻五角场监狱工作点,邀请人民调解员进监为罪犯提供服务;军天湖监狱依据域外青年民警占比高、业务素质能力亟需提升特点,积极打造“法润天湖”特色法治品牌,将制度库从电脑端延伸至警务通移动端,方便基层民警随时查阅、学习和使用制度;北新泾监狱引入听证制度,助力解决罪犯纠纷争议;试点远程视频会见系统,解决了外省市罪犯家属会见成本高的问题。

附件:

责任编辑: 杨翠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