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新区:法援暖民心 为群众解“薪”事

来源:珠海司法 发布时间:2021-04-23 17:02
分享到 打印

  近期,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法律援助处始终守初心担使命,扎实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彰显司法为民温情!

  2021年以来,高新区共受理法律援助民事案件43件,其中为异地务工人员维权共计20余人次,异地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实现应援尽援,获得了辖区居民频频点赞!

  高度重视解群众之所困

  高新区辖区某针织公司因资不抵债停产,拖欠39名工人工资约80余万元,被欠薪工人情绪激动,工资和就业没有着落。后来,王某等4名工人拿着高新区法律援助宣传单来到司法所寻求帮助。核实情况后,高新区法律援助处工作人员为其开辟了“绿色通道”,第一时间指派办理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经验丰富的律师谭清源、邓坤君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两位律师接受指派后查阅相关案件材料,收集劳动关系证明和相关欠薪证据,根据事实情况起草完善仲裁申请书并向珠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起劳动争议仲裁,请求针织公司支付4人工资合计7万余元。2020年底,仲裁院裁决针织公司向4名受援人支付劳动报酬共计7万余元。

  全力协调急群众之所急

  2021年3月,得知该针织公司现有设备已被拍卖,案件进入执行阶段,下一步法院将会根据生效判决合理分配该拍卖款,没有拿到工资的工人情绪再次激动。高新区司法所了解情况后,迅速介入,与法院取得联系,发函请求暂缓分配,并积极向上级汇报,采取相应措施推动问题,如:引导员工依法维权,通过电话逐个联系余下22名尚未采取维权的员工前来申请法律援助,为其开辟“绿色通道”,第一时间指派劳动争议案件经验丰富的律师介入;人性化调整法律援助申请方式,对于在外地的工人,通过邮寄方式申请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以电话、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远程指导填写,全程跟进邮寄情况并及时反馈法律援助动态,尽全力让所有工友们搭上维权的列车。

  为民服务帮群众之所难

  受理案件后,高新区法律援助处再次指派邓坤君律师承办该案,同时对于部分身在外地的受援人采用邮寄的方式签署授权委托协议等材料,最大限度方便受援人。

  邓坤君律师收到指派后随即展开工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关于部分超过退休年龄的工人可持证据直接到法院走诉讼程序的规定,邓律师加班加点工作,准备材料、起草法律文书,目前22名受援人的诉讼和仲裁材料均已提交到法院和仲裁机构,等待最终的判决和裁定结果。

  现实中,许多劳动者缺乏法律意识,当遇到欠薪问题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寻求法律帮助。高新区法律援助处始终将异地务工人员作为法律援助重点服务人群,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让更多农民工群体知道法律援助、了解法律援助、获得法律援助,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切实推动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走深走细走实!

附件:

责任编辑: 刘海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