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大爷大妈,这个“中奖电话”一响,您可千万别急着转账!
在江苏省泗阳县众兴街道某社区活动室内,一场面向老年群体的防诈骗普法讲座正在进行。法律援助律师张颖操着地道的方言,结合近期发生的“保健品”诈骗、冒充“公检法”等真实案例,将骗子的套路拆解得明明白白。

台下的张奶奶戴着老花镜,在本子上认真记下“三个绝不”口诀;旁边的李爷爷听到关键处,忍不住与邻座低声讨论……活动现场,提问声、讨论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而融洽。
近年来,泗阳县司法局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法律难题,聚力打造“‘泗援暖阳’法护夕阳”服务品牌,织密老年人权益保障网。
便老更贴心
七旬老人陈某和老伴出门买菜,被一辆轿车撞伤,事后肇事方却拒不赔偿。老两口拄着拐杖,走进泗阳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指派擅长交通事故案件的法律援助律师全程跟进。从证据收集到法庭辩论再到后续执行,律师凭借专业和耐心,最终为老人争取到赔偿款。

为更好服务老年群体,泗阳县司法局不断完善助老设施配置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积极推行“区域通办”机制,开设“服务专窗”,对涉老事项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推行法律文书代书等惠老举措,努力实现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就近跑一次”。2025年以来,受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70件,接待老年人来访咨询300余人次,办理“区域通办”案件3件。
援老更暖心
70多岁的徐某夫妇因赡养问题与子女产生纠纷。泗阳县法律援助中心了解情况后,安排承办律师走访,发现子女们误以为老人卖掉树木得了3万元,便觉得老人“不缺钱”,不需要赡养。经过多轮调解,子女们同意按时支付赡养费,解决了老人的经济困难,更修复了断裂的家庭情感。
泗阳县司法局以“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目标,依托覆盖乡镇(街道)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社区)的法律援助联络点,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开展走访排查,对符合条件的老人免予核查经济状况、取消援助事项范围限制,真正做到“有需必应”。2025年以来,已走访100余个村(社区),发现并处理涉老法律问题30余起。
助老更用心
“要不是你们,这钱真不知啥时候能拿到……”
六十多岁的卓大爷攥着刚到手的赔偿款,激动得声音哽咽。卓大爷就职于某纺织公司,在食堂就餐时,因地面湿滑不慎摔倒,导致肋骨骨折被鉴定为十级伤残,但公司却以各种理由推脱,迟迟不肯赔偿。
村里法律援助联络点的值班律师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第一时间帮助卓大爷向泗阳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在承办律师和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经过劳动仲裁、法院审理,最终帮助老人获得相应赔偿。

泗阳县司法局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不仅在社区、养老院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更深化与人社、民政、法院等部门的协同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案件联办机制,合力打造“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网,让更多老年人在遇到难题时,能及时获得法律服务,感受到社会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