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受援群众像亲人一样放在心上”

安徽新一批“1+1”法律援助志愿者再踏征途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19 15:32
分享到 打印

  

  7月11日下午,安徽省司法厅召开2021年“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座谈会,迎接2020年参加法律援助的安徽志愿律师载誉归来,为2021年参加法律援助志愿行动的安徽律师送行。法治日报通讯员 徐永杰 摄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光明 范天娇

  在服务期内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03件,提供法律咨询3729次,代写法律文书548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280万余元……这是安徽2020年选派的8名优秀律师,投身“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亮丽成绩单。

  随着今年7月13日新一批“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启动,14名安徽志愿律师将把法律服务送到新疆、甘肃、宁夏、海南等省区受援地,接力续写新成绩。

  “14名志愿律师代表的是安徽1.6万多名律师的形象,要秉承法律人的职业精神,怀着对受援地群众的深厚感情,多办案、办好案,努力让受援群众在每一个援助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关心、关爱和温暖,同时着眼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大程度地彰显志愿活动的社会效益。”安徽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姜明为志愿律师送上勉励和祝福。

  高标准严要求选拔优秀律师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是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部署,自2009年启动以来,安徽省司法厅党委每年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确保选派律师高效,开展行动有力。

  “我们坚持高标准招募选拔,抓好抓实宣传发动、审核关口、岗前培训三个重点环节,确保把高素质、高水平的律师选派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姜明说。

  安徽省司法厅通过官方网站,向全省广大律师发出招募令,各地同步加强宣传,倡导律师积极投身“1+1”志愿行动。在律师自愿报名或律所推荐基础上,经各市司法局、律师协会筛选把关,再由安徽省司法厅择优推荐人选。参选律师必须符合一定的“硬性条件”,要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执业经历和办案经验、具有较强的业务技能和群众工作能力。在奔赴服务地之前,安徽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还会专门召开培训会,对具体工作作出部署要求,邀请老志愿者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工作经验,帮助志愿律师做好思想和工作准备。

  “我们把‘1+1’行动参加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纳入律师、律师事务所年度考核,强化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意识,调动广大律师参与公益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姜明说。

  截至目前,安徽先后派出13批次66名、96人次志愿律师赴中西部地区服务,其中宿州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13年不间断参与“1+1”行动的地级市。2020年,安徽省司法厅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并与省律师协会连续多年被评为“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

  多角色高质量提供法律服务

  7月11日,安徽省司法厅按照惯例,举办2021年“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工作座谈会,为归来的志愿律师接风洗尘,也为新一批志愿律师出征送行。

  对于“老面孔”安徽滨阳律师事务所的宋海燕律师来说,这既是自己的“欢迎会”,也是自己的“欢送会”。她已连续五年参加“1+1”行动,分别服务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亚市,承办各类刑事案件,为被告人提供专业刑事辩护。

  “对于社会律师不愿办、不想办的案子,‘1+1’志愿者都愿意包揽。”宋海燕说。

  在三亚不到9个月时间,宋海燕就为两起盗窃案件作了无罪辩护,一起检察机关作了不批捕决定,另一起已作不起诉决定。在琼中县办理的一起盗窃罪无罪辩护,成为该县26年来第一例无罪判决。4年来,她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50余件,成功为绝大多数被告人争取到了无罪、罪轻的良好辩护效果。

  “‘1+1’行动是为了缓解中西部地区律师资源紧缺的现状,志愿律师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案件类型多种多样,他们抽丝剥茧、竭尽全力办理好每一起案件,让符合条件的群众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安徽省律师协会会长宋世俊说。

  在办好法律援助案件基础上,志愿律师还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法律顾问,协助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提高当地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法律实务培养,推动解决服务地法律服务人才短缺问题。

  目前已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623件,提供法律咨询4.5万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42亿元。安徽志愿律师交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饱含着他们的辛勤奉献。

  “法律援助是暖人心的民生工程,法律援助的对象是那些贫困无助的群众,只有把他们像亲人一样放在心上,把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1+1’行动追求的效果。”宋海燕动情地说。

  暖保障强支持凝聚同心合力

  “1+1”志愿律师的服务地大多集中在高寒高海拔、边疆戈壁等中西部偏远地区。在进入工作角色前,他们往往要克服心理关、语言关、身体关等重重关卡。

  吴晓源律师服务的措美县属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12个县区中海拔最高的县区之一,海拔高度为4300米左右,加之缺少绿色植被,空气含氧量极低,初到此地时,吴晓源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目眩等情况,高原反应强烈。

  “我告诉自己决不能打退堂鼓,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吴晓源一边咬牙慢慢适应,一边坚守岗位开展工作。

  由于措美县是无律师县,全县所有的律师业务都落在吴晓源肩上。《法治日报》记者在他的“工作清单”上看到,截至2021年6月底,他办理各类案件128件,接待来访、解答法律咨询640人次,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法律顾问服务58次,起草、审查、修改合同文本116件,其中最大的合同标的额为24亿元。数据之后有着多少不眠之夜,有着多少不辞奔波,不言而喻。

  “我省志愿律师既有‘一茬接着一茬干’的韧劲,又有‘关键时刻能拉得出来、顶得上去’的闯劲,还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情怀,不讲待遇、不讲条件,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宋世俊说。

  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解决志愿律师的后顾之忧,安徽省司法厅把志愿者行动纳入法律援助整体工作统筹谋划部署,从经费保障、表彰激励、人才培养选拔等多方面建立机制,协调省市律师协会出台减免会费和配套补助政策,推动律师事务所建立志愿律师多渠道工作补助制度,积极主动与服务地主管部门联系协调,及时跟踪了解志愿律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激励,营造有利于志愿律师发挥才智、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

  “累是累,苦虽苦,但看到群众通过法律咨询,原本疑惑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看到他们因我们的努力挽回财产损失的高兴神态,身心疲劳就一扫而光了。”吴晓源的援藏体会,也代表了志愿律师同心同向的真实心声。

附件:

责任编辑: 刘海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