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在天津市西青区,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用专业法律知识化解群众难题,以温暖关怀传递法治温度。
西青区法律援助中心与“星火法律服务志愿队”携手同行,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撑起法治蓝天。在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评选中,“西青区星火法律服务志愿队”入选 “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多维宣传 让法治之风吹遍西青
在西青区的田间地头、社区街巷,总能看到“星火法律服务志愿队”的身影。针对涉农地区群众“找法难”的痛点,志愿队构建起“线上+线下”的立体服务网络。全区12个街镇、273个村(居)设立了“维权服务驿站”,配备智能终端机,群众只需扫码,就能通过视频连线找到律师,享受“云端”法律咨询服务。截至目前,这些服务驿站已经累计解答法律咨询2.6万次,为2000余人次提供文书代写服务。
不仅如此,志愿队更注重让普法宣传“接地气”。他们深入企业、工地、社区、学校,抓住妇女节、重阳节、“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搭配生动鲜活的案例,把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变得“有声有色”,让法治理念真正走进群众心里。从城市到乡村,从老人到孩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志愿队成立至今,已经开展了1200余场法治宣传活动,普法的春风早已吹遍了西青的每一个角落。
精准援助 为困难群体撑起希望
西青区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深入走访调研,精准锁定低保边缘家庭、持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组织志愿者将法律援助服务送上门。在这里,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及时获得专业、高效的法律支持。
一起家庭暴力案件令人印象深刻。一名长期遭受虐待的妇女因缺乏法律知识,不敢维权,志愿队得知后迅速介入,不仅为她申请了人身保护令、代理离婚诉讼,还在法院判决离婚并责令男方支付赔偿金后,继续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她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法律援助不仅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更为她点亮了未来的希望。
协同调解 化解矛盾守护和谐
在西青区的社区和村居,每当遇到矛盾纠纷,总能看到“星火法律服务志愿队”和街镇矛盾调处中心工作人员并肩作战的身影。西青区法律援助中心主动与街镇综治中心紧密协作,建立起常态化协作机制。志愿队定期深入基层,用真诚和专业化解矛盾,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杨先生的经历就是一个生动的写照。他因工致十级伤残,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咨询残疾补助金问题。法援中心接到热线转办后,立即与杨先生联系。第二天上午,志愿律师就为他当面解答了法律问题,帮他梳理赔偿项目、计算赔偿数额,还详细告知了仲裁的风险。在征得杨先生同意后,法援中心迅速与精武镇矛调中心联系,协助落实调解。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杨先生与所在单位达成了赔偿和解协议,他及时拿到了赔偿款,问题迅速得到了解决。像这样的成功调解案例,志愿队已经累计调解了20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