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情润草原 丹心映耀初心
——记“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律师 马军良

来源:内蒙古掌上12348 发布时间:2025-07-17 19:09
分享到 打印

  马军良律师,是来自陕西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律师。军人出身的他,心怀热忱,毅然踏上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征程,跨越千里来到了内蒙古高原阴山北麓的乌拉特中旗。自2023年8月起,已连续两年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用专业与温情在草原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赞歌。

矢志不渝,做法律援助事业的忠诚践行者


  在第一年的服务期结束之后,面对当地群众的殷切期盼和领导同事们的挽留,马军良律师没有丝毫犹豫,主动提出延期服务一年的申请。他说:“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愿意继续留在这片草原,为法律援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美丽的乌拉特草原上,马军良律师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誓言。每一组数字的背后,都是他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的辛勤付出;每一次现场接待、每一项法律建议、每一次普法讲座,都彰显着他“迎难而上、冲在最前”的担当精神。截至2025年5月份,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07 件,参与人民调解案件53 件,代写法律文书216份,多次开展普法宣传及法律讲座。

勇挑重担,做群众权益的坚实守护者


  2024年春节前夕,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牵动着马军良律师的心。年过七旬的刘某在遭遇车祸后,不仅身体遭受重创,更因家境贫寒面临手术费用无着落的困境。走投无路之下,刘某来到乌拉特中旗法律援助中心求助,马律师接到指派后,迅速投入到案件处理中。他多次主动与对方保险公司沟通协商,凭借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不懈的努力,成功解决了刘某的医疗费用问题。然而,案件并未就此结束,在后续的人身损害赔偿问题上,事故双方产生巨大分歧。为了维护刘某的合法权益,马律师频繁往返于各个相关机构。最终,通过司法鉴定确定了刘某伤情构成九级伤残,在法院的公正判决下,刘某拿到了7.68万元赔偿款。当刘某带着满心感激,诚挚邀请马军良律师到家中做客时,这份跨越寒冬的温暖,正是对马军良律师付出的最好肯定。

以民为天,做残障人士的暖心后盾

  2024年12月的一天,乌拉特中旗法律援助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群众,他通过写字、手机打字、做手势等方式,急切地向工作人员求助。法律援助中心专门聘请手语翻译,经过耐心“交谈”,才了解得知,求助者张某为一名听障人士,在某企业工作3年,不仅没签劳动合同,还被拖欠工资2万余元。由于有沟通障碍,维权之路异常艰难。面对这位听障人士的求助,法律援助中心迅速行动,指派马军良律师办理此案,马律师通过手语翻译与张某详细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四处奔走收集银行流水、聊天截图、工友证言和微信记录等证据。最终,劳动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张某的全部诉求,裁决企业支付张某被拖欠的工资及赔偿金共计4万元。

  张某拿到被拖欠的工资后,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时,他紧握马军良律师的手再三表示感谢。马律师通过一次特殊的法律援助,将法治的温情引进了沉寂的世界,让残障人士有了暖心后盾。

春风化雨,做迷途少年的引路人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逮捕,马军良律师接受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在审判阶段担任其辩护人。通过与办案检察官、法官深入沟通并仔细查阅案卷,马军良律师了解到王某背后令人心酸的成长经历。年幼时父母离异,缺乏家庭关爱的他在叛逆期受到不良“朋友”教唆,从而误入歧途。对于王某这样的未成年人,惩罚不是目的,教育和挽救才是关键。于是,马军良律师秉持“教育感化”的理念,多次对王某开展心理辅导,帮助王某正视自己的内心问题,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在马军良律师的努力下,乌拉特中旗人民法院判处王某缓刑。这份判决,不仅让王某免受牢狱之灾,更让他重新燃起对未来生活的希望,看到了人生的曙光。

  在内蒙古大草原的广阔天地间,马军良律师用法律的力量守护公平正义,用温暖的情怀传递人间大爱。时光飞逝,随着第二年服务期的结束,马律师也启程返回家乡。他的故事,是法律援助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生动写照,更是一曲用初心和使命谱写的动人赞歌,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法律援助事业中,为建设法治社会、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而不懈奋斗。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