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聂志华
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做好监狱新闻宣传工作,对于促进社会公众了解和监督,为监狱工作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树立监狱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提高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保障监狱公正文明执法, 维护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形象, 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解构传统媒体关系范式实现监狱工作社会形象质变
为把牢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新闻宣传作为展示监狱人民警察及监狱工作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作为服务监狱中心工作的助推器,2018年始,云南监狱转变监狱舆论宣传工作格局,与新华网、法制日报社、云南报业集团(旗下4家核心媒体云南日报、云南网、春城晚报、云南法制报)、云南广播电视台开展了第一轮为期3年的深度战略合作,构建涵盖“四报两网一台”的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合作集群,逐步从单一的新闻宣传策划向整体形象策划转变,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整体宣传格局。随着合作推进,效果逐渐呈现。
㈠打破传统叙事逻辑,拉近了受众距离
传统宣传思维惯用的是完整的叙事逻辑,在新闻中聚合信息、铺陈内容、展示事件全貌。新媒体宣传思维服务于浅阅读、快餐式阅读习惯,将阅读门槛高的专业化信息“解构”为大众化内容。利用“三分钟读懂……”“10 张图看懂……”这类“少就是多”的叙事方式精准地转达信息的核心内容。
在与新华网合作期间,新华网通过主题MG动画视频、新华图解、新媒体产品融合展示推广(视频、漫画、海报、图片新闻)等多种方式,采写及设计制作了例如《2020年云南监狱工作怎么干?2分钟动画告诉你》《一图读懂2021年云南监狱工作会议》《高墙医生》等140余期报道,全方位展示云南监狱工作的新形象、新风貌。据新华睿思平台大数据平台监测,由新华网制作刊发的报道以新华网为中心形成了多渠道传播矩阵,获得了司法部、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网、中新网、云南网等多个部门、央级省级重点权威媒体转载转发。针对监狱重要工作或重点融媒作品,采用新华网客户端配合展示推广,单期稿件阅读量最高逾100万次,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及传播效果。
㈡打破传统情感导向,增强了舆论说服力
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多样性、多元化、去中心化等冲击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主流传媒在新媒体信息生产推送范式上,呈现出融合多种风格的杂糅形态:既要亲近受众,又要坚守权威;既有渲染煽情,又有层层剖析,使舆论引导更具说服力。
——自2019年5月年开展深度战略合作以来,法制日报社运用《法制日报》《法制网》《法制日报.内参》《法治号》等平台的权威性、公信力和融合传播优势,不断加大云南监狱工作宣传力度,记录云南监狱前进步伐。一系列高质量反映云南监狱人民警察精神风貌的稿件得到了司法部、云南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法制日报(2020年8月1日更名为法治日报)充分发挥中央政法委机关报、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在全国舆论引导格局中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的重要作用,把云南监狱新闻宣传工作提升到更高层次,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和宣传渠道。云南监狱以此为契机,成功开展了英模事迹宣传,扩大宣传影响力和覆盖面:一是成功举办云南监狱人民警察“云岭楷模”禹凌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先后在云南昆明、昭通等13个片区顺利举办,7500余人现场聆听了禹凌云同志先进事迹,60余家主流媒体参与报道,提升了监狱人民警察的社会关注度和社会认可度。二是在2019云南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上面向全省政法系统宣讲云南省建水监狱医院原院长唐顺保先进事迹,在全省政法队伍中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云南监狱与云南广播电视台合作制播的《云狱视界》专题节目,在云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YNTV-6)晚间黄金时段播出,在保证受众覆盖率的同时,通过转换情感导向和宣传报道视角,拉进云南监狱人民警察这一群体和观众的距离。通过制播《门内门外是阳光》《亲情感化早获新生》《有“温度”的教育改造 过了那座桥就不“再见”》《文化改造 指标也治本》等深入基层一线采编的作品,主动打开监狱“大门”,直观展示监狱工作常态和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力度和温度,回答了外界的猎奇和质疑。云南省官渡监狱二监区教导员谷志伟、云南省建水监狱一监区三级警长杨国喜、云南省建水监狱医院院长唐顺保牺牲在工作岗位,云南广播电视台专题报道组制作了《新时代楷模》《致敬英烈:一名监狱警察的执着与守候》《不忘初心 医者仁心》等专题节目。节目播出后,监狱人民警察爱岗敬业,为监狱事业毕生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观众,引起了更多监狱人民警察的情感共鸣,在观众面前塑造了执法公正、有血有肉的监狱人民警察形象。
㈢打破传统聚合模式,实现了受众沉淀
媒介技术驱动传播革命,也改变了信息生产方式,媒介组织在摸索中逐步重构了内容生产机制,整合信息资源,再造采编流程,逐步形成以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为代表的采编体系,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种加工、多样呈现、多级分发的一体化整合。
与云南监狱合作的云南日报社旗下4家媒体:《云南日报》《云南网》《云南法制报》《春城晚报》着眼于本土,以优质的内容实现垂直领域的精耕细作,高质量高水平推出了一系列云南监狱先进典型、监狱工作成就等报道,实现本土受众沉淀:
——《云南日报》发挥云南省委机关报的高度优势,在日常报道的基础上,先后推出《闪耀在特殊岗位的生命之光》《3名监狱警察勇斗歹徒》《高墙内的特警夫妻》《云岭监狱警察练兵大比武》等深度报道,发挥出党报引领舆论主旋律的作用。
——云南网依托自身融媒体平台的优势和长期服务政府客户的工作经验及技术团队,围绕云南监狱全面部署的“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年”“云岭智慧监狱”“五大改造”等重点主题、节点活动展开宣传。先后推出《2020年全省监狱工作会议图解》《中秋前夕,母亲在高墙内‘隔空’会见七百公里外的儿子》《云南省第四监狱:法治文化浸润高墙感化人心》等新媒体稿件;在云南监狱专题页开设“云南监狱主题微视频大赛”展播专栏,对“壮丽70年·奋进中的云南监狱微视频”大赛优秀作品进行网络展播,发挥自身媒体优势,采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对活动进行全媒体报道,形成前后呼应、同频共振、叠加释放正能量的多媒体矩阵式报道格局。
——《云南法制报》发挥云南省法制新闻宣传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作用优势,开设《大墙广角》专栏,深度挖掘云南监狱系统在队伍建设、监管改造、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将全省监狱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及先进典型进行深度推广。同时,利用“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评选活动这一云南省政法宣传重要品牌和法治云南宣传靓丽名片,先后选树了杨昆云、谷志伟、侬晓鹃等先进典型。
——《春城晚报》作为面向云南全省发行、云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利用自身流量优势,先后刊发《女一监警察与安全赛跑,连续24年实现“四无”目标》《帅呆了!全省396名监狱警察大比武》《高墙内的“红丝带”》《点燃希望,铺就重生路》《青春展风采,热血铸警魂》等专题报道,让云南监狱和监狱人民警察警察的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㈣打破传统舆情应对模式,提升了舆情处置能力
“在危机管理中,沟通是最重要的工具”[],监狱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通过媒体的媒介作用实现。媒体是社会心理状态的指示器,发挥着信息沟通、舆论导向和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其工作也容易激发和产生矛盾。面对涉狱舆情时,监狱应秉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及时、准确、全面公开信息,有效回应舆情,维护公信力,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云南监狱主动借助媒体传播优势,与中央、省级主流新闻媒体开展战略合作,一方面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宣传监狱人民警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形象,使公众和媒体建立真实客观的监狱印象。另一方面,通过媒体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通过及时沟通消除隔阂,消除公众不理解、不相信和不支持的被动局面,引导社会情绪,实现监狱话语权的掌握。
二、构建新形势下监狱宣传新格局的思考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监狱工作一直处于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问题向我发难的风暴中心,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利用监狱问题恶意制造事端,混淆视听,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国家机关威信,威胁国家安全。监狱工作会遇到更多逆风逆水、惊涛骇浪,仍须跋山涉水、攻坚克难。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到监狱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提升监狱国家刑罚执行机关良好形象,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㈠旗帜鲜明讲政治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把讲忠诚作为第一标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是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坚持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牢正确的舆论导向,统筹做好正面叙事、批驳消毒、舆论反制等工作,有理有力有节地开展网络舆论工作,最大限度孤立极少数、团结大多数。三是“稳”字当头,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管好各类平台阵地,切实做好自己的事、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坚守意识形态阵地。
㈡潜精研思谋创新
切实转变工作思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敢于宣传、善于宣传,实现监狱新闻宣传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一是提升内容构成、受众黏性和趣味性,运用融合思维逐步在新环境中重塑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风格、架构、运营等要素,创新传播手段与话语方式,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二是把信息生产从“媒体中心”过渡到“用户中心”: 掌握受众偏好,报道受众关注,基于受众的良性体验不断进工作方式方法。同时,内化新闻真实性,不一味追求流量,保证流量可能导致的价值判断是否基于真实内容基础,避免把故事讲成事故,遭受流量反噬。三是在强调硬件、技术的对接与渠道、平台的融合的同时,重视传播内容的改革,从框架、风格、媒介组织、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内化调整,优化传播模式,适应新型传播格局。
㈢用心聚力抓落实
围绕监狱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提升新闻宣传品质。一是把新闻宣传作为展示监狱工作及监狱人民警察良好执法形象的重要手段,加强舆论宣传,增强社会对监狱人民警察的了解,提升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重视公共关系处理,主动作为,与时代同步伐,采取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宣传大墙内每天都在发生的感人事迹。大力宣传监狱人民警察的奉献和付出,让社会知道监狱人民警察既是国家刑罚执行者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守护神,也是高墙内的特殊园丁。对于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炒作监狱或监狱人民警察的违法违纪个案,煽动群众情绪、制造舆论事件的行为,依法及时引导和处置。二是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思想宣传工作队伍。深入到基层一线实践中去, 掌握新闻采写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优秀作品。加强教育培训,搭建学习教育平台,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提高新闻采写和宣传的能力。三是把宣传工作作为服务监狱中心工作的助推器,坚持紧扣时代特色,创意为魂,策划先行,采写具有时效性、可读性、有深度、有质量、有分量的作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全面客观地向社会展示监狱工作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广泛宣传改造罪犯和维护稳定的新做法、新成绩、新经验,大力讴歌监狱人民警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提升监狱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为推动监狱工作跨越发展提供坚强舆论保障。
㈣借势用力开新局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监狱对媒体除了一如既往地重视外, 还必须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审视与媒体的关系,借势用力,充分发挥媒体在监狱工作中的积极推进作用。一是和媒体“做朋友”。前国新办主任赵启正谈及政府新闻发言人和媒体记者的关系时说:他(记者)不是你的部下, 也不是你的敌人, 而是你的朋友, 不过这个朋友是带有挑战性的。监狱要转变传统观念,让媒体为我所用, 成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发挥好媒体在传播信息、营造形象、回应关注、引导舆论等方面的作用,成为政府执政的有力推进器, 成为和谐社会的积极建设者。二是主动打破高墙封闭格局的坚冰,向媒体敞开怀抱,通过媒体了解社情民意、站在公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实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三是向媒体学习先进的信息资源加工与传播理念,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高宣传队伍人才赋能,实现传统宣传格局的破壁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