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丁祖胜
在安徽,有一座监狱图书馆,该馆对外称为“安徽省图书馆白湖分馆”,内部为独立监区,工作人员均为在职民警职工,隶属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
特色一:1万册专有监狱图书
近年来,在中国监狱工作协会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建馆,专门组织力量,全国范围订购已上架的监狱类图书;安徽省图书馆对流动畅销书和专业图书进行优化编排,充实电子阅览设备,定期技术支撑。
截至2020年8月,该馆馆藏图书22300余册、内刊600份、光碟500盘、大小Beta录像带300余盒、监狱小报3000张,专题片60部,设备150台套,已公开出版的监狱类图书可全部上架,图书馆本部设有书库、借阅部、期刊报阅读部、电子阅览室,分部同步实现借阅馆藏一体化。形成监狱类纸质图书、期刊、学报,有声读物、电子音像等分类,内部资料定点借阅的一体化开放格局。可同时满足区域内万余名读者网上办理借阅手续,并与省图书馆通借通还。
发展历程中,该馆得到了中国监狱工作协会以及协会所属的文化专业委员会、史学专业委员会、建设与保障专业委员会、狱政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扶持,安徽省图书馆全程指导,安徽省监狱工作研究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全总职工书屋等共同帮助推进;专业化监狱图书的征集、整理、馆藏,取得历史性突破。
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衷于监狱文化建设的学者、专家、教授和领导,纷纷主动响应,有的拿出了自己多年珍藏的图书,无偿捐赠出来;有的把自己出版的原著、多年的学术成果签名赠阅,有的提供各类专业信息协助。其中,上海、浙江、湖南、山东、江苏、辽宁、江西、福建、青海、新疆等监狱系统原创作家和图书收藏者,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相关省市监狱研究所的专家教授等,他们用特有的方式,一直关心和帮助着监狱图书馆创办与发展。
特色二:省图书馆优秀分馆
秉承“共建共享、共同发展;上下联动、分工协作;优化服务、争创效能”理念,该馆先后举办了“4.23”全民阅读推介、送书进监区、进军营、进校园、省图服务宣传周等系列活动,受邀参加中国全民阅读年会和公共图书馆经典诵读之夜庆典,响应并接受省图援建项目,编辑发行《白湖书讯》,致力引领全民阅读;开设馆藏新书推荐,在业内组织力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赢得了多方认可,打造出监狱特色图书馆。
先后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优秀组织”称号,中国全民阅读年会特邀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安徽省总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安徽省图书馆学会理事单位,省图书馆优秀分馆。中央电视台央视网文化频道、人民网客户端、腾讯、搜狐、网易、今日头条等各大媒体先后展播或转载。
厚植根基,早在1958年,白湖分局便设立图书室,利用食堂餐厅阅览借阅,这就是白湖分馆的前身。历经60多年发展,作为监狱图书馆,白湖分馆与其他公共图书馆一样,在社会化阅读服务和普及化、特质化发展上,坚守精神底色。
以筹建监狱图书馆电子声像专馆为例,将监狱特定的发展历程,融入时代步伐,让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前乃至更久远的影像资料得以再现,将监狱发展有“声”以来的视频素材最大化收集,专业化整理成集,做成大目录检索。让监狱创业者的身影永久留存,奋进者的足迹充分还原,最大化发挥监狱图书馆内在功能,让监狱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阅读空间,有丰富亲切的职业情感文字汇聚,满足渴望已久和并不断期待的精神梦想。
特色三:充电备战的智力库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监狱图书馆发挥了其他文化传媒无法替代的作用,六个隔离点,轮流换防的千名隔离备勤民警,都收到了一份特殊时期特别的精神食粮。按人均1.5册配送,针对心理健康、卫生保健、业务知识和科技人文的两万多部图书,全程流动备选,成为隔离备勤民警充电备战的智力库。“特别的日子,有一本书陪着我,哪怕就是睡觉,也踏实”;“这时候的精神食粮,弥补的不仅仅是短板,更有内力”。看着反馈出来的隔离备勤民警心语,热乎乎。
凡是有监狱字样的所有公开出版的图书,借助搜索引擎,多方比较核对,最终列出目录统一采购,第一批纯正的行业文字得以集中。同步最大化联系中国监狱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历年的理论文集能收尽收,敞开大门,吸引各类内部出版物来监狱图书馆汇聚。
1万册专有监狱图书,从四面八方赶来,进馆上架认祖归宗;每年对新出版的各类监狱题材图文,不间断累积收藏;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电子化储存……
创办监狱图书馆,是责任,更是使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监狱人共同努力,拥有专供的万册以上监狱图书可看,专属的50年职业影像可追溯,大数据监狱文化电子档案可查,终将一一实现;逐步构建的全国监狱系统可共享的“监狱文化国图馆”,终将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