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今年以来,广东省东莞监狱紧紧围绕创建规范化监狱目标,持续强化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建设,注重从源头数据、关键环节、执纪问责、狱务公开等四个维度发力,积极构建公正执法“四大体系”,助力推动监狱综合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注重源头数据“精度”,构建公平公正考核体系。一是狠抓教育考核精细化。监狱把教育考核内容细化为9个类别,逐个制定考核奖惩标准,并组织业务科室定期对罪犯教育考核进行专项检查,对照相关内容和条款,重点检查罪犯教育奖惩内容是否真实、程序是否合规、条款引用是否准确,做到“应加尽加、违规必纠”。二是推进劳动考核标准化。根据罪犯身体条件、劳动能力、技能特长,监狱将罪犯划分为5个劳动级别,合理下达劳动考核任务;依托“智慧监狱”和“星级车间”平台,建立劳动考核智能中枢,实现劳动计分、劳动产值、劳动报酬实时公示,做到对罪犯劳动考核、奖励双透明。三是推动计分考核规范化。监狱全面推行服刑轨迹全程留痕管理模式,强化罪犯日常改造证据收集和保管;根据省局计分考核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考核流程和要求,明确不同岗位民警责任,坚持民警直接考核和集体评议相结合,实行“日记载、周评议、月公示”考评制度,做到计分考核工作全流程规范。
二、抓实关键环节“准度”,构建刑罚执行控制体系。一是夯实刑罚执行工作基础。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建立对办案人员“每周一主题、每月一讲座、每季度一考核”培训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刑罚执行业务基础;严格落实“谁办案谁签名,谁审查谁签名”制度,多层级审核考核奖罚、从严从宽情形及举证材料的来源和程序,确保案件材料真实可靠。二是补齐案件办理工作短板。以“减假暂”专项排查整治为契机,举一反三,找准案件办理中薄弱环节和短板;细化“减假暂”办案流程,明确案件办理关键环节控制要素,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和要求;完善考核奖惩举证、狱内消费举证等制度,健全文书移送、交接等工作规范,杜绝案件材料出现错漏。三是广泛运用“减假暂”资格筛查系统。全面推行“减假暂”提请资格筛查系统,根据罪犯基本信息、考核成绩、改造表现等,自动推算减刑时间和幅度,对筛查结果再进行人工复核,实行双重把关,有效解决漏报、错案等问题。
三、强化执纪问责“力度”,构建科学严密责任体系。一是狠抓民警日常规范执法。全面推行民警一日执法规范,扎实推进民警“三大现场”直接管理,从民警执法基本功建设入手,明确民警在“三大现场”的执法标准和要求,通过现场检查、视频监督等考核方式,督促民警严格规范执法。二是压实刑务办案工作责任。稳步推进监区刑务办案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细化专管民警、刑罚干事、分监区领导、监区领导,业务科室干事、科室领导,监狱分管领导等工作责任,拧紧案件办理责任链条。三是强化执纪问责。监狱纪检部门对刑罚执行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对执法不规范、不严谨情形以督办通知书的形式责令纠正,每季度组织罪犯开展一次以“公正执法”为主题的匿名问卷调查,重点调查警囚关系不清、执法不公等线索,不断提高民警规范执法意识。
四、拓展狱务公开“广度”,构建开放完备监督体系。一是大力推进狱务公开。全面启用“狱务公开电子信息查询系统”,在会见室设置查询终端,同时将狱务公开信息同步推送至监狱门户网站和监狱公众号,罪犯亲属可多渠道实时查询罪犯个人改造表现、考核成绩、减刑假释等内容。二是深化监检同步监督。监狱实现所有监控视频、监管信息与驻监检察室互联互通,驻监检察室可以随时查看、调阅狱内执法现场视频;监狱与驻监检察室共享办案平台,在办理“减假暂”案件中形成了同步监督与逐案审查工作机制;驻监检察室定期对新入监罪犯开展集中法制教育,对刑释人员进行刑释前谈话,确保检察监督贯穿刑罚执行全过程。三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监狱定期举办“监狱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府工作人员、驻华领事、新闻媒体记者、罪犯亲属等来监狱参观,同时,充分利用监狱会见室,积极向罪犯亲属宣讲监狱公正执法理念,邀请共同监督执法,构建良性互动的警民关系。
(广东省东莞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