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热血铸忠诚——全国先进工作者海口监狱民警王勇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2-02-25 17:24
分享到 打印

田长锁

  他是一位二代民警,一名老党员,他用燃烧的激情,指引着一个个误入歧途浪子的回归路,他用奉献的精神,践行着青春无悔的誓言,他用赤诚之心,铸造着新时代的警魂。他的品行风范为监狱人民警察赢得了崇高荣誉。他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海南省海口监狱一监(职务犯)监区原监区长、原办公室主任、现会见室主任王勇。

  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学会放下”,是王勇对一监区职务犯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职务犯从履历光鲜、身居高位到锒铛入狱、深陷囹圄,精神桎梏,前后落差之大。“心有千千结,放不下、剪不断、理还乱”是职务犯普遍的心理现状。入狱前后强烈的心理落差,一时间想要扭转过来,绝非易事。再者,职务犯文化层次较高,社会阅历丰富,想要通过说教矫正,那更是愚公移山,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浸透。时任一监区监区长王勇通过传统文化心理介入,独辟蹊径。

  王勇说:“人生就是这样,下半场永远不知道怎么样!要学会放下,放下就得丢掉累心的包袱,放下就得轻装上阵,重整行装再出发。”

  监区民警长期与这些特殊群体打交道,耳濡目染,如果立场不坚定,容易“近墨者黑”。为强化监区民警党性意识,王勇多年来探索出一套“一扣二学三保”经验,即紧扣党性这根弦,学政治理论、学党纪国法,始终保持职业操守、保持做事原则、保持执法底线,并将这套经验作为强化政治担当、坚定政治方向,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实践指导。

  针对民警结构不同的特点,王勇认为,唯有强化监区民警终身学习,着力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有效避免“本领恐慌”。面对职务犯群体,管教民警自身的法律法规掌握和熟悉程度必须优于罪犯,自身的文化素养、综合知识必须胜于罪犯,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的辨析能力必须高于罪犯,这样才能具备管好教好特殊罪犯的能力和底气。让民警阅读更多的书籍,让服刑人员吸收更多的“营养”,帮教结合,促进监区有序管理。

  面对监管改造的严峻形势,王勇认为,唯有强化监区民警安全意识,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才能有效杜绝“院内起火”。王勇引导民警实行“四个遵循”:一是遵循“以人为本”。强调对服刑人员“人性化管理”,坚持“三不”:不打骂、不体罚、不损人格。二是遵循“四让”:通过开展亲情帮教活动,用亲情的温度融化服刑人员冰冷的心;通过拨打“亲情电话”,让亲情的力量加快服刑人员教育转化的步伐;通过亲属探视窗口,使亲人的支持增强服刑人员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勇气;通过教育改造,让服刑人员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陋习、恶习、劣习对社会、家庭、自身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三是遵循规范执法。确保依法管理到位,民警尽职尽责,王勇在任时,一监区连续保持15年实现“四无目标”。

  王勇认为,职务犯作为现成的反面教材,唯有不断拓展其警示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突出教育特色,充分发挥特殊阵地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谋求“社会效应”。具体而言,一是要精心遴选现身说法人员。选出原担任过省直属部门领导、市县班子成员、乡镇领导、企事业单位领导以及金融系统领导等五类服刑人员典型案例,让其发挥警示作用。二是要认真审核每一篇现身说法材料,为全省各行各业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职务犯现身说法成了贪欲之害最警醒的教材。

  江湖路远,山高水长,平静的生活总会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让庚子年整个春节都在紧张的气氛中度过,飞机停飞、高铁停运、城市停摆……。2020年大年初二,时任海南省海口监狱办公室主任的王勇放弃难得的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请缨,写下请战书,参与抗疫,没有丝毫犹豫和迟疑。

  “逆行就是这样,明知九死一生仍决然不思量!变的是境遇,不变的是初心”。

  王勇带领部门6名男民警率先进驻隔离备勤,同为监狱民警的妻子也报名参加了海南省新康监狱的隔离备勤,家中留下大学刚毕业的女儿独自照料年过古稀的老人。备勤期间,他积极调研封闭民警的各类生活需要,哪个房间马桶盖坏了,哪个房间缺少热水壶,他都会认真的记录下来。他还不忘各类防疫、生活物资的筹备和行政后勤保障工作安排,积极与采购办、物业办、基建办、司机班负责沟通协调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制定详细的保障计划和水电供应应急预案。疫情防控工作过程中,在他的多方协调和积极推动下,监狱为备勤楼配备了热水器、安装了空调,最大限度地改善了备勤民警的生活环境。在统筹安排监狱司机值班和参与垃圾转运工作中,遇到个别司机有情绪,王勇总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清疫情防控大局的重要性,亲自带头转运垃圾,不断改进值班安排,渐渐地,司机们的情绪消退了,相关工作得到有序推进。

  王勇作为一名党员,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总要求,始终恪守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面对疫情防控下监狱工作新形势、新要求,王勇集中部门文秘、机要管理、文书档案管理、文印岗位工作人员,认真总结上年度精简文件、精简会议、保密管理、档案管理等政务工作成效,结合年度监狱工作要点,对照年度政务工作新的考核标准,提出改进意见,明确防疫期间工作方向。每月工作例会上遇到工作汇报不深不细的情况,他会及时叫停、批评指正;遇到一些重点工作汇报,他会详细询问、事后跟踪。正是由于他的这种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部门人员慢慢学会了使用备忘录记录每日工作,学会了及时总结工作、加强请示报告。

  王勇因为右脚时常痛风肿大,行走多有不便,但他仍然咬牙坚持,为监狱各类社会事务的圆满解决而四处奔走。在处理周边地界纠纷、外围店铺环境卫生整改等事务过程中,若遇到群众不理解、恶语相向的情况,王勇总能心平气和地与人沟通,拿出依据和要求,做到有礼有节,最大程度地安抚群众不满情绪。此外,在疫情期间,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防控工作新的任务要求接踵而至,如何使得各方面工作平衡、协作、有序推进,作为办公室主任的王勇时常迈着蹒跚的步子“奔走”于各个部门之间,努力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坚决把领导交代的工作及时地安排、布置、贯彻下去。

  监狱人民警察虽然没公安刑警的轰轰烈烈,也没有缉毒警察的枪林弹雨,但他们是火山口的守望者,不管年年岁岁,还是春秋冬夏;守住了自我的孤独与寂寞,社会就多了一份自由与安定。

  一心只做一件事,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扎根岗位,守正初心,铁树开出了花,荒漠也发出了芽。

  “工作就是就是这样,平淡平凡仍热情不减,一心向往!变的是时光,不变的是信仰”。

  2020年8月,因监狱工作需要,王勇调任监狱会见室主任。由于疫情期间监狱停止会见,许多服刑人员因无法与亲人见面而思家心切,如何利用次数有限的远程视频会见来缓解服刑人员的改造压力,做好亲情帮教,就成了王勇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创造舒适的会见环境是王勇来到会见室提出的第一个工作要求。他定期组织民警认真学习领会监狱的主体意识,提高思想认识,改进服务态度,疫情期间,在接待与处理提审、远程视频会见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礼貌接待,耐心倾听与解答,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加强设备维护,确保安防设备发挥功效。按时对会见系统、门禁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充分确保故障及时排除,全力保障会见工作有序开展。王勇在会见室工作期间,共做好罪犯视频会见40余次,罪犯提审50余人次,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会见工作的有序开展。

  “我干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干工作就要把它干好。”就是带着这样一种朴实,王勇在本职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口碑,用忠诚担当书写公仆职责。如今他仍在坚守,坚守着心中那份永不泯灭的信念……

  从警以来,在职务犯监区、办公室、会见室,无论哪个岗位,无论身在何处,王勇始终保持工作热情不减,心中信仰灯芯不灭。

  时光荏苒,卅载荣光。2014年,王勇获评“海南省先进工作者”;2015年,王勇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光荣地踏上天安门广场,走进了人民大会堂。2016年,海南省海口市监狱一监区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一监区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党建示范点;2017年,一监区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司法部表彰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王勇被省委组织部批准为省第七次党代表会代表。

  (海南省海口监狱)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