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英德监狱建成狱内听证室
积极探索执法监督制约新路径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2-06-22 09:35
分享到 打印

  广东省英德监狱以建成狱内听证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监检合力,在持续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巩固健全执法制约监督体系,不断提升监狱工作执法公开性和社会参与度,着力实现监狱执法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一、建成一个狱内听证室,打造执法监督新窗口。监狱充分发挥监检合力,以规范化、科技化、便捷化为建设指引,积极加强与清远市人民检察院的沟通联系,召开5次联席会议合力研究“设备提供、场所选定、线上听证、安全网络技术攻克”等建设事宜,3月份率先建成狱内案件听证室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协助驻监检察室对14宗“减、假、暂”案件开展线上听证3次,得到社会听证组一致肯定。

  二、制定两项制度规则,探索听证工作新路径。一是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案件听证的工作意见》。与清远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发文,针对规范听证“情形、原则、条件、程序、范围”5个方面制定19项意见,进一步规范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工作运行,不断提升执法制约监督工作的指导性、约束性、规范性、程序性。二是自主制定《狱内听证室听证规则》。从“警力配备、民警岗位职责、罪犯行为规范、纪律要求”4个方面,明确8类19项规定,规范狱内听证秩序,确保听证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三、建立两个工作机制,构建监检联动新格局。一是健全沟通联动监督制约机制。持续完善监、检、法三家“日常联系、每月通报、半年联席”的互联互通机制,主动邀请检察院列席减刑假释科务会,共享日常办案疑难杂症调研成果,每月通报重大狱情及每批次案件办理情况,与清远市人民检察院、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每半年轮流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主动接受监督,着力提升各类案件办理质效。二是建立听证工作协调长效机制。积极协调、主动配合检察院完善狱内听证工作流程,严格落实司法部、省厅局“减、假、暂”工作指引要求,将听证环节前移至减刑假释科务会后进行,充分吸收听证意见,进一步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同时确保不影响案件办理进度,实现“案件办理与听证工作”质效最大化。

  四、突出四个目标导向,培育规范执法新动能。一是确保“两高两部”实质化审理意见从严落实。建立监狱、监区两级工作实质化审查专班小组,以“线上培训、线下交流、专题解读、案件分享、观看视频”等方式不断提升两级专班成员“专、精、特”能力水平。二是为精准办案再添防火墙。以司法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坚持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应听尽听”、减刑假释案件“随机听”的原则,大力协助检察院开展听证活动,最大限度降低办案“出错率”。三是实现公正执法与法治宣传双融合。监狱在每次听证中均对“案件事实、证据情况、法律适用、办案程序”等情况进行充分释法说理,“一对一”解答听证组提出的社会广泛关注的执法问题,将听证工作打造为对外展现监狱执法公信力的重要窗口。四是倒逼执法办案水平不断提升。协助清远市人民检察院邀请由英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听证组参与案件听证,组织罪犯及互监组成员、办案民警、专管民警、监区分管领导参与全程旁听,同时将每批次听证结果进行公开通报,以“看得见”“听得到”的方式,切实增强听证工作的专业性、权威性及案件办理的公开性、透明性,借助听证“约束力”倒逼监狱民警不断提升办案质效,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广东省英德监狱)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