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苏玉团
六十载春华秋实,雷锋精神历久弥新。连日来,江苏监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启动第二届“螺丝钉青年”民警评选助力活动,选树和宣传优秀青年典型,激励青年民警矢志奋斗、逐梦前行,在全系统掀起了学优争先的新热潮。
这些青年民警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成长为闪闪发光的“螺丝钉”——他们深耕执法办案岗位6年,成立刑罚执行特色警队;织密执法司法权力运行体系,罪犯家属执法调查满意度98.8%;青年公职律师团队开设罪犯法律咨询热线,牵头启用“枫桥调解工作室”;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陷阵,为打赢3年疫情防控阻击战筑牢坚固防线;及时协助化解未成年人轻生危机,荣获南京市鼓楼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青年志愿服务队荣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
牢记藏蓝使命 永远忠诚于党
“具备崇高坚定的信念,是雷锋在平凡岗位上成就不凡的重要原因,也是其事迹和精神赓续传承的关键所在。” 2月27日,在雷锋同志的老战友赵明才老人家中,江苏省浦口监狱青年民警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
“88岁的赵老腰背笔挺、满面红光,讲起记忆中的雷锋时,依旧激情澎湃。”参加活动的浦口监狱特警支队民警成永坤印象深刻:“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种精神的力量!上一次有这种热血感觉,还是在参加省局青年民警座谈会时。”
图为浦口监狱组织青年民警走访雷锋同志的老战友赵明才
成永坤口中的座谈会主角叫黄昊,是龙潭监狱二十一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今年34岁的黄昊,已经担任党支部书记5年了。
“年轻干部要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首先得政治素质过硬。”他坚持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带领青年民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引导青年民警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上下功夫。作为“青年讲师团”成员,他组织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习交流,带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并踊跃向监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专栏”撰文投稿。
扎根基层沃土,时刻拼搏争先,黄昊用14年的奋斗,成长为有口皆碑的“螺丝钉青年”民警。2009年10月,黄昊从警校毕业到监狱上班。他坚守着从警初心,勤学苦练,勇担重任。来的比别人早、走的比别人晚,令监区头疼的“硬骨头”问题,别人避之不及,他却迎难而上。寒来暑往、春华秋实,他沉稳了心性,练好了“内功”。
2020年,黄昊被省厅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21年被评为“新时代江苏司法为民好榜样”、“人民满意先锋岗”个人岗,2023年1月荣获“全省司法行政为民”先进个人。“当警察是我从小的梦想,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能当一名好警察。”他在获奖感言里这样写道。
图为高淳监狱举办“永远的雷锋 时代的榜样”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座谈会
“我们要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立足岗位讲奉献,勇于担当比作为……”3月3日,在学雷锋工作座谈会上,盐城监狱九监区民警汪浩宣读系统团委《致全省监狱系统团员青年的倡议书》。
汪浩是第一届江苏监狱“螺丝钉青年”民警。“他学东西特别快,又特别擅长转化运用。我们都叫他学习达人。”盐城监狱团委书记陈俊明介绍说。汪浩曾自学电台节目编制课程,在监区创办“新生电台”特色栏目。他还牵头编制了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口袋书,绘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思维导图。最近,他正在参与制定监狱“3530青蓝工程”学习计划。
“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雷锋精神要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岗位学雷锋就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汪浩介绍到。
思想旗帜引领航向,进军号角振奋人心。“锤炼高素质监狱铁军,青年民警责无旁贷。”省监狱管理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徐静介绍说:“忠诚于党是雷锋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监狱人民警察的光荣使命,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青年民警的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努力锻造堪当监狱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青年民警队伍。”
服务社会大局 矢志奉献祖国
南京女子监狱十监区民警鲁鑫在监区刑罚执行内勤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
“她一入警就开始做刑罚执行内勤了。因为不是法学科班出身,刚开始她是有点担心的!”李华是十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也是鲁鑫的师傅。“我就不断鼓励她,咱们女监民警没有学不会的。”
“她经常到我们支队请教办案业务知识,还买了很多法律书籍、报了相关课程。近年来,只要有刑事司法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鲁鑫都会第一时间到我这里报到,打破砂锅问到底,以便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南京女子监狱刑罚执行支队支队长陈亮介绍说。“这几年,她承办的200余件减刑假释案件无一错漏,而且制作的执法文书质量很高,多次在我们条线的业务比武中获奖,还被评为全省监狱系统优秀办案民警。”
2022年,鲁鑫又迎来了新的挑战:担任警队长,牵头建设刑罚执行专业化警队。“这一次,她的眼神更加坚定了。”师傅李华欣慰地说。
图为南京女子监狱开展青年民警“以师带徒”工作
“从始至终,我一直坚信,我们所为之努力奋斗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热爱这份工作,也热爱这个集体。”2月28日,在南通女子监狱第8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说”论坛上,第一届江苏监狱“螺丝钉青年”民警、南通女子监狱六监区民警周睿涵深情地说。
据悉,在监狱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抗洪救灾第一线,在万家灯火时,在安保作战中,有太多这样可爱又可敬的藏蓝身影。
“他们有的来自‘双警’家庭,有的是二孩妈妈,有的伤病刚刚痊愈,有的多年没有返乡,但凡冲锋的号角响起,他们都又义无反顾、奋勇向前。这里的名字太多太多了。”每当说到这里,省监狱管理局警务人事处副处长蔡亚群都格外动容。
图为江宁监狱办案中心
在高墙之外的广袤大地上,江苏监狱“螺丝钉青年”民警同样在熠熠闪光。
“我们再坚持跑两栋,一定能把她找到!”2022年9月的一天下午,南京城酷热难耐。龙潭监狱五监区民警徐锦尧却顾不得满头大汗,正带着110民警、消防队员在分秒必争地“扫楼”。
几分钟前,刚下班回到家中的徐锦尧听到对面楼宇有女孩在持续咆哮,时不时夹杂“死给你看”的激烈用语和哭声。职业的敏感性让他第一时间拨打110。然后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8分钟后,他们终于锁定女孩所在公寓,这时候女孩已经站在了阳台空调外机上!最终,在大家的合力劝说下,女孩终于放弃了轻生念头。2023年1月,徐锦尧荣获南京市鼓楼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这不是徐锦尧第一次发挥监狱民警的“职业特长”了。2021年,徐锦尧参与了一名监外执行条件消失(哺乳期结束)罪犯张某的收监行动。面对收监后女婴无人抚养的问题,徐锦尧协同当地司法局13次走访张犯家人和朋友,最后在和检察院、民政、妇联共同努力下,完善落实了女婴的收养程序,为张某的顺利收监奠定了基础。
2022年,他发现社矫对象李某近期的SCL-90测试有异常,存在高危风险。后经干预,及时发现了李某藏匿在厨房里的一瓶农药和遗书,再次解除了危机。
“泰州市司法局曾经想把他借到市局办公室去,但他婉拒了。理由是想在基层参与互帮共建的实际工作。我们知道后都很诧异,因为我们的条件可比市局差远啦。”兴化市司法局社矫科科长顾卫国谈起徐锦尧就竖起了大拇指。
“我接触到的监狱民警的素质都特别高,大局意识特别强,在刑罚执行一体化工作中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顾卫国补充说。
筑牢安全屏障,彰显为民本色
“霍警官,感谢你们对她的帮助!她这次真的改过自新了。”2022年7月,未成年犯管教所(镇江女子监狱)十监区民警霍路迎接到了刑释人员郑某家属的感谢电话。
据霍路迎回忆,去年她接手管理了全监区监规纪律意识最差的小组,而郑某是这个小组最棘手的罪犯。自控能力较差、从小叛逆自我、抵触与家人联系……霍路迎反复调研,积极寻找对策。
“我接连拨打了12通电话,又上门走访,教会家属使用江苏监狱‘云信’功能。”霍路迎克服疫情期间的不便,努力做通郑某家属的工作,建立起亲情沟通的新渠道。
“当郑某第一次收到家属的‘云信’时,她哭了。我知道,教育的拐点出现了。”霍路迎笑着说。接下来的三个月,霍路迎一次又一次地对郑某进行教育谈话。“一次谈话没效果,那就两次三次,总能找到打开心结的那把钥匙。”虽然几经反复,但郑某最终敞开了心扉。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我们始终坚守安全底线,认真做好罪犯教育转化工作,让罪犯真正地认罪悔罪,努力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未成年犯管教所党委书记、镇江女子监狱监狱长王志鸿介绍说:“让人民更有安全感,是我们的庄严承诺。”这样的执着,再一次为2022年江苏监狱罪犯家属执法调查满意度达到了98.8%作出了生动的注脚。
2022年10月,宜兴监狱收到了一面署名“路人37403”的锦旗。据十一监区民警王炜康介绍,“路人37403”正是该监区的刑释人员杜某。
刚入监时,杜某沉默寡言,情绪低落。对于监规监纪要求,他采取“不理、不听、不做”态度,整日浑浑度日,成了监区里的“牛皮糖”;而对于民警的关心也认为是虚情假意,越发的偏执,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此时,正值王炜康牵头成立的“枫桥调解工作室”正式启用。王炜康遂以化解杜某与他犯的矛盾为契机,对其进行长期教育。慢慢地,杜某的脸不再沉默,与他犯的关系也变得融洽。
图为南京监狱青年民警开展罪犯矛盾化解工作
“满腔热情、动力十足,是我们青年民警的优势。我相信,我们能让‘枫桥精神’在高墙内得到了传承。”王炜康信心满满。
“范警官,他们都说您有法律职业资格证,是真正懂法律的,我想找您谈谈。”常州监狱十监区民警范亭宇接到了罪犯崔某的法律咨询热线。
“我找来刑法、刑诉法,对照他的案情,逐字逐句解释相关法条,说明法院认定事实和判决依据的合法合理性。”范亭宇介绍到,“这个过程是需要耐心的,因为他会陷入自己的认识误区。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才逐渐认识到自身问题。”
“感谢范警官的耐心细致解释,让我不再钻在牛角尖里出不来。现在我会把注意力放到积极改造上,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出狱。”崔某后来在给家人的信中这样写到。
“我们会引用一些在工作中积累的真实案例,以案施教、以案释法,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互动积极性也很高!”这已经是丁山监狱十四监区民警王继禄第3次随监狱“蓝警之心”志愿服务队开展校园法治教育了。
“每年的开学季,我们服务队的‘开学第一课’都特别受欢迎。”王继禄补充说。2021年,服务队被评为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重要体现。据悉,近年来,全系统共有2名青年民警荣获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1个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提名奖,10余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团省委、省志协表彰,打造并打响了南京女子监狱“警服蓝+N”、镇江监狱“梦溪蓝警”、南通女子监狱“小桔灯心理援助”等志愿服务品牌。
图为句容监狱青年民警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冒着汽油燃爆风险,3分钟连救3名车祸受困群众的溧阳监狱二十监区民警马良;真情传递温暖,连续12年花费4万余元,热心资助8名困难学生的连云港监狱四监区民警周旋;在高墙外亮出警官证,主动联系协调相关部门救助离家出走女孩的徐州监狱教育矫治支队民警张韬……在危难面前义无反顾,在紧急时刻挺身而出,高墙内外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佳话广为流传。
“江苏监狱有着悠久而浓厚的学雷锋传统。”省司法厅副厅长,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政委张明强介绍说。“60年来,雷锋精神激励沐浴了一代又一代监狱人民警察;60年之际,我们开展‘螺丝钉青年’民警评选助力活动,就是要昂扬斗志、鼓舞士气,引导青年民警继往开来、接续奋斗,在奋力推动监狱工作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绽放璀璨的青春光芒!”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