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广西监狱多举措深化刑罚执行工作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3-11-13 20:05
分享到 打印

  广西壮族自治区监狱管理聚焦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减假暂”工作,以“建强一个中心+深化两大机制+实施三项工程”为举措,夯实各项执法基础工作,为推进广西监狱刑罚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建强一个中心,集成作战实现执法办案提质增效

  一是聚焦改革目标,全力打造办案中心。将监狱执法办案机制改革列入自治区党委2023年度深改任务,从自治区层面高位推动以刑罚执行办案中心建设为载体的办案机制改革。今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监狱刑罚执行办案中心正式运行。各监狱将监区分散的办案人员化零为整,配备专职办案警察295人,平均年龄38岁,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节省警力约40%。

  二是强化功能集成,全面提升办案水平。制定出台《广西监狱刑罚执行办案中心运行管理规定》《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流程》等制度,重新整合涉及“减假暂”案件办理的执法业务,集“减假暂”案件办理、计分考核和罪犯二级档案管理等三项业务于一体,实行“集中材料整理、集中讨论研判、集中统一管理、集中整改问题”的一站式办案模式,做到办案标准、办案程序、办案进度、办案文书“四个统一”,有效解决以往各监区办案人员分散以及执法管理与案件办理联系不够紧密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依托办案中心办结的案件瑕疵率整体下降至2%,每批次办案周期基本控制在3个月内,较之前整体缩短1个月以上。

  二、深化两大机制,促进部门协同联动和案件质量考评“双提升”

  一是深化与政法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就“减假暂”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开展研讨,通过情况通报及会议纪要等方式,合力推动解决堵点难点问题。制定《广西监狱提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实行听证制度的规则》,联合检察院对重点案件举行公开听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监督员、社区矫正部门代表和罪犯家属代表等参加,拓宽社会监督渠道。今年以来,全区监狱系统开展公开听证12次。制定《全区监狱系统深化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以北海监狱等8个单位为试点,与试点市司法局结对共建,建立工作会商制度,实化细化管控衔接、执法交流、安置帮教、信息共享等工作。

  二是深化案件质量考核评价机制。修订《广西监狱系统刑罚执行案件质量评查办法》,每年全覆盖开展“减假暂”案件“常规评查”、提级审核案件“专项评查”、涉诉案件“重点评查”,定期通报评查结果,强化办案核心指标考核,推动形成与实质化审理要求相适应的“多纬度、全过程”案件质量评查监督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评查10次,倒逼案件办理质效提升,切实做好顽瘴痼疾整治“后半篇文章”。

  三、实施三项工程,打好制度保障和业务提升“组合拳”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实施制度建设“保障工程”。制定出台《“7·27”刑罚执行工作联席会议纪要》《进一步推动解决“减假暂”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开展依法推进假释制度适用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办理的工作提示》等系列制度文件,着力解决当前监狱执法办案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广西监狱减刑假释工作规则》起草修订工作,全面推动实质化审理意见落实落细。

  二是以实战练兵为载体,实施专业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深入开展全区“法检监”同堂培训,通过理论剖析、实践经验分享、座谈交流等形式,凝聚思想共识、深化业务交流。推行季度案情分析会议制度,定期讲评每批次案件办理情况,以案代训、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开设“科长微讲堂”,以“摆出一个问题,分享一条经验”的模式,提升刑罚科长政治担当和职业素养。实行“新任科长轮训制度”,每批次提级案件评审安排2名新任科长、副科长跟班审理案件,通过实战培训提升任职能力。今年以来,全区监狱开展各项业务培训50余次。

  三是以选树业务能手和优质案件为抓手,实施创先争优“样板工程”。举办刑罚执行业务技能竞赛,通过现场以案释法方式选树刑罚执行领域业务标兵。评选全区刑罚执行年度十大优质案件、汇编年度“减假暂”指导性案例,为全区监狱刑罚执行办案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广西壮族自治区监狱管理局)

附件:

责任编辑: 王佳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