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成都助企惠民推出法治套餐

来源:法制日报 发布时间:2020-06-22 09:41
分享到 打印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连日来,四川省成都市司法局聚焦企业复工复产、社会复业复市和广大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因企施策、按需服务,精准提供各类法治套餐,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过程参与风险防控

提供助企惠民“基本餐”

疫情发生后,成都市司法局立即成立合法性审查、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指导、重大行政复议案件指导、重大纠纷调处指导、应急法律服务5个小组,建立合法性审查立接立审、快审快结机制,办理《成都市复工复产快速反应机制》《关于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的通知》《关于加强商品批发市场复工复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合法性审查120多件。

由市、县两级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和70多名资深律师等组成的疫情防控法律支持保障团队,全天候受理涉及疫情防控和推动复工复产领域行政执法问题咨询560多次,提出意见建议400多条。

为进一步量化和细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给予市场主体更多的宽容和教育劝导,成都32个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共编制不予处罚清单410项,减轻处罚清单315项,从轻处罚清单590项。此外,成都市司法行政系统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教育,张贴宣传海报6万余张,印发各类法治宣传资料95万余份,制作播出专题节目70多期,覆盖人群300多万,通过微博、微信和各类客户端发布法治宣传信息3万余条,阅读量超2亿人次。

成都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为市场主体营造了宽松发展环境,有助于释放市场活力,有利于推动复工复产、复业复市。

全时空化解矛盾纠纷

提供助企惠民“标准餐”

“你好律师,由于疫情原因我两个月没收到租金,也找不到人,我要怎么把铺面收回来呢?”“你好,我刚接到公司通知,让我节后不用上班了,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啊?”……疫情期间,成都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每天都要接听数百个咨询电话。

为快速化解矛盾纠纷,“12348”实行市县两级全域联动、24小时服务工作制度,值班律师坚持“白+黑、5+2”工作值守,为群众就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答疑释惑,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给人民群众。疫情以来,全市“12348”热线共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万余件次。

“涉及疫情矛盾纠纷的当事人往往较为焦躁,需要我们及时作出反应,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成都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此专门成立了助企纠纷化解专项调解服务团,建立“速调速结”调解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的突发性问题。截至目前,服务团共调解涉疫纠纷2048件,调解成功2017件,调解成功率达98.5%。另外,成都市青羊区组建“人民调解党员突击队”、金牛区采取调解纠纷“工单制度”、成华区开通“在线视频调解”等,成功处置了10余起上百人的商铺租赁纠纷,对及时化解涉疫纠纷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的情况,成都市扩大法律援助服务范围,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员工、医务人员等提供民事法律援助服务;对受疫情影响的校外线下培训机构经营困难、线上培训不规范经营引发的矛盾纠纷优先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和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等免费法律服务;对因疫情导致无法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的法律援助申请人,推行法律援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承诺制”、个人经济困难声明等制度。据统计,疫情防控以来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000多件。

为助推企业复工复产,成都市大力推行柔性执法,建立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实行“容缺受理”,案件审结期限压缩50%,积极运用调解、和解等方式依法稳妥化解行政争议。4月15日,成功调解某商业置业公司申请复议的行政处罚案,将罚款1650万元调整为1100万元,并将缴纳罚款期限延至2020年12月31日,申请人代表、被申请人相关负责人在《行政复议调解书》上签字,案件以调解方式圆满解决。

全方位拓展服务范围

提供助企惠民“特色餐”

“疫情防控以来,我们主动对接企业,及时按需为企业提供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服务。”成都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充分发挥涉外仲裁、涉外调解和外国法查明法律服务“三中心”优势,帮助涉外企业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帮助涉外企业申请办理与不可抗力相关的事实性证明,有效降低疫情给涉外企业不履行、不完全履行和延迟履行合同的违约责任,为涉外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重点推动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近日成都市温江区在成都医学城率先启动“24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时空、全周期、全业务的法律服务。组织170多家法律服务机构共1000多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阻击疫情 法律在线”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免费的线上法律咨询,同时积极开展“线上法治体检”,出具法律报告453份,服务群众3.6万余人次。

组建涉外公益法律服务联盟,协助企业获取“不可抗力”事实证明,为企业涉及对外贸易、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履行合同涉“情势变更”等难点问题,提供免费服务,涉及标的额6909万美元,直接挽回外贸损失13.88万美元。开通4部涉外专线,组织全市36名全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轮流在线答疑,共提供法律咨询313次,帮助企业合理制定国际纠纷化解、争端解决方案22件。

重点关注涉及企业复工复产、融资贷款、劳动用工和与疫情防控相关事务相关领域,大力推行“网络+公证”“网络+仲裁”机制,通过零接触办证模式,为企事业单位及当事人提供“不见面”式服务。疫情防控以来,公证机构为远在美国、瑞典、新加坡、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全国各地的当事人提供远程办理公证服务,共通过在线办证功能受理、办理公证200余件,通过远程视频办理公证近100件。

“大过年的遇到这样的糟心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打了热线电话,我没想到晚上你们都在上班,听了你们的建议,我心里就有底了。”“诉调结合这个方法真好,我很快就拿到了单位拖欠的工资,太谢谢你们了!”“听了专业律师在线解读疫情期间涉及小微企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收获特别大!”……群众的感谢和认可是前进的动力,成都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下一步,成都司法行政机关将坚持以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为导向,继续提供助企惠民法治套餐,为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新贡献。

附件:

责任编辑: 朱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