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白墙黛瓦,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村巷旁的鲜花盛开的三角梅随风摇曳,村民们在躺椅上闲聊休憩,游客穿梭其间拍照打卡……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进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梅西村,一幅平安和谐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梅西村南依大海、北靠青岭山脉,下辖儋州村和梅安村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近年来,崖州区委、区政府把梅西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村来打造,大兴“人和”“易俗”和“尚美”之风,赋能村庄“绿色蝶变”和“长治久安”。
“我们以村综治中心为依托,整合资源力量,探索矛盾纠纷‘三步化解法’,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梅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孙照安向记者指着村委会院子里的大榕树下议事亭说,这里是村民议事、矛盾纠纷化解的暖心亭和解开心结的好地方。
“现在,村里矛盾纠纷多吗?”
“村庄美了,村民富了,乡风好了,村里很和谐!”
面对记者的提问,孙照安自豪地说。一旦发生矛盾纠纷,由村综治中心牵头,安排村联保小组信息员、村调委、村“两委”分类分层分时介入,创新矛盾纠纷“三步化解法”。
此前,一位离乡几十年的老人想回村常住,他与哥哥起了隔阂。由于联保小组信息员一时无法调解,当即请村调委会成员、村“两委”成员参加。孙照安等人的耐心劝解,终于解开了兄弟俩的心结,哥哥同意把宅基地分给这位回乡的老人。
有了这一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的加持,梅西村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
梅西村综治中心作为最基层的综治触角,进一步整合调解力量,将网格员、法律顾问、党员和乡贤等纳入调解队伍,加强与司法局、公安派出所等部门联系,构建多元协同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
翻开梅西村的调解记录本,记者看到,今年以来,梅西村调解的矛盾纠纷总数至今还是个位数。
因工作突出,2023年10月,梅西村获得“海南省平安建设(2021-2022)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年12月,获评海南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谈起秘诀,孙照安认为,梅西村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方面的做法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塑造乡村文明新风是基础。
记者注意到,梅西村综治中心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为乡村振兴铸魂。其中,创新乡村“微治理”结构,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遵纪守法,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试行道德讲堂制度,力促村美、人和、共富。
同时,梅西村持续开展“最美庭院”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农家书屋等场所,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自2007年起,梅西村已连续多年荣获“海南省生态文明村”殊荣,2020年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22年成为海南唯一入选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名单的村庄。
孙照安说,近两年来,梅西村深入推进“和谐平安梅西”创建,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区”为目标,突出矛盾纠纷化解,连续两年实现了安全零事故、居民零上访、治安零发案,为梅西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村容村貌、文明乡风、社会环境,成了梅西村的一张张“金字招牌”,吸引着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和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冬季“候鸟”人群的聚集地。
“梅西村委会基层治理的实践,是崖州区推动最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三亚市崖州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崖州区正从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科技赋能等多方面发力,加速推进区、村(社区)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实效化提质,积极探索海南基层治理的崖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