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在各部门热心帮助下,我终于在孩子开学前拿到了丈夫的死亡赔偿金。”8月26日,在海南省东方市综治中心接访大厅,从河南老家赶来的李小霞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致谢。
在东方市,综治中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矛盾中转站”,而是汇聚民情、化解民忧、凝聚民心的“终点站”,让群众“带着问题而来、带着满意而归”,努力实现“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
“作为海南第三大滨海城市,东方市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环北部湾城市群内。”近日,东方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欧阳华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东方市立足建设海南西南部中心城市定位,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平安东方建设主要抓手,搭建“访调诉”一体化解纷平台,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东方样本,为东方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点保驾护航。
推进力量资源融合
“我姐夫赵英豪被车撞死了,两个月了还没拿到赔偿款。”今年8月21日上午,来自河南的农民工李超群多次与肇事司机沟通无果,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东方市综治中心求助。
今年6月12日晚,赵英豪饭后驾驶二轮摩托车回去休息,在行驶至东方市二环南路与永兴路交叉口时,与林某驾驶的汽车相撞,赵英豪受伤送医抢救无效死亡,留下在河南老家的妻子李小霞和两个上学的孩子。
“我们第一时间牵头组建含公安、法院、司法局的联合调解组,组织当事人、保险公司进行调解。”东方市综治中心主任秦国胜说,调解组多管齐下,当事司机同意再支付36万元赔偿金,这起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
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东方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资源、力量、场地、功能等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市信访服务中心、市综治中心现有场所相邻的优势,推进信访、综治两项工作融合改革、一体化建设,真正实现“群众最多跑一地”。
“我们本着因地制宜、实战实用、方便群众的原则,着手解决综治、信访工作‘两张皮’问题。”东方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锡涛说,目前,已完成组织领导、人员管理整合,实现两块牌子、合署办公,综治中心和信访服务中心主任一肩挑,两支力量融合开展工作。
当前,东方市综治中心汇聚“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诉讼、法律监督”等多元解纷平台和力量,建立“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群众诉求响应工作机制,实现常驻、轮驻、随驻单位和人员有序进驻和调度,形成“前端化解矛盾纠纷、后端解决信访问题”的工作闭环。
据了解,东方市已完成了市级综治中心,以及10个乡镇和1个华侨经济区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成为城乡基层治理的“核心枢纽”。截至8月19日,市镇两级综治中心已登记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541起,其中先行调解925起,分类流转办理616起,已案结事了1459起,办结率94.67%。
建立三色预警机制
东方和旺鑫养殖有限公司是三家镇红草村引进的第一个鳄鱼养殖项目。为扩大生产,公司通过村民张某,与多名村民共签订了200多亩土地承包合同。
由于沟通疏漏,村民符某的4.2亩土地未被纳入合同范围。由于迟迟没签约,符某要求公司拆除建在其土地上的板房。
今年6月5日,在镇综治中心指导与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许其忠的现场调解下,这起拖延已久的土地承包纠纷终于化解,鳄鱼养殖项目得以持续稳步发展。
8月21日,红草村,一幢幢鳞次栉比的新楼房掩映在椰林中。目前,养殖面积3200亩,养殖鳄鱼42万尾,产出的鳄鱼种苗约占全国市场份额80%,是全国重要的优质鳄鱼种苗生产基地。
“我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托综治中心,打造‘鳄先锋’基层治理品牌,创新‘12345’同心工作法,全面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能力、风险隐患排查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三家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王少参表示。
记者注意到,三家镇综治中心以党建引领为一条主线,党员带头排查矛盾、调解纠纷、服务群众。同时,畅通线上线下两个发现、解决问题渠道,建立矛盾纠纷“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强化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四项调解联动,建强一支队伍、创新一个方法等“五个一”。
今年以来,三家镇综治中心聚焦“鳄鱼小镇”建设,成功化解了10多起影响产业发展的矛盾纠纷,有效保障了产业项目落地,群众满意度从78%跃升至98%。
“我们聚焦实用、实战目标,引导乡镇综治中心主动融入当地发展大局,坚持‘一镇一策’,打造护航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安全阀’。”东方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吴锋表示,今年以来,全市10个乡镇综治中心加强功能建设,完善统筹调度工作机制,绘就矛盾纠纷“一揽子”调处化解的基层图景。
探索基层治理样板
因不服镇政府行政执法行为,大田镇马龙村村民刘某一纸诉状将镇政府告上了法庭。镇党委、政府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复盘,并多次会同村委会、司法所入户开展调解未果。
为此,大田镇综治中心依托“黎家乡贤”调解工作室,黎族老干部先行走村入户调解,并主动对接东方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司法局。在各方努力下,刘某同意撤回起诉。
这一持续两年的行政纠纷得以化解,得益于大田镇综治中心创新推出的矛盾纠纷“一站式”调解品牌——“田解员”。
“我们建立网格划分、格中定责、格内联动、格外延伸的‘四格’工作法,四格成‘田’,既契合大田镇地域特点,又建立了以‘四格’网格为基础、责任为核心、联动为关键、延伸为补充的闭环式矛盾纠纷化解体系,逐步探索‘四格合一、一网统筹’基层治理新样板。”大田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黄超说。
目前,大田镇综治中心通过“田解员”解纷品牌,做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覆盖,提高基层问题响应速度,实现全镇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以上。
在天安乡,一支身穿蓝色马甲的队伍活跃在解纷一线。今年以来,天安乡依托司法、信访等力量,建立“蓝马甲”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吸纳村委会、网格员形成“5+2+N”协同调处矩阵,凝聚矛盾预防和化解的强大合力。
如今的东方市,不断整合各方面要素激活综治中心内生动力,越来越多的群众、企业遇到烦心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去综治中心坐一坐、聊一聊。在这个“家门口的解忧站”,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群众诉求得到有效回应,社会秩序更加和谐稳定。
“从市综治中心的‘核心枢纽’到镇村网格的‘毛细血管’,东方市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具有滨海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王锡涛表示,风从东方来,潮涌北部湾。东方市将继续以“综治之笔”绘就平安新图景,为东方市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