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图① 武汉仲裁委办党组书记、主任彭国元(左一)在封闭小区门口现场督导。
图②③④⑤ 在封闭管理的小区,武汉仲裁委办下沉社区党员负责为社区群众送蔬菜、水果,对进出人员逐一查验证件,并进行测温登记。武汉仲裁委办供图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 维
法制日报通讯员 母洪春
抗击疫情,是同舟共济的全民行动,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
身处疫情的风暴中心——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武汉仲裁委办)更是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的战场早已不是仲裁庭、办公室,而是驻守在社区、服务在基层。
驰援基层成立突击队
“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月22日,武汉仲裁委办党组紧急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明确提出上述要求。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并成立了武汉仲裁委办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随着武汉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基层群防群控压力加大,为夯实各区疫情防控力量,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市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深入社区一线,全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2月1日,武汉仲裁委办机关党委发出倡议书,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关键时刻要“站得出、冲得上、挺得住、扛得起”,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3日,武汉仲裁委办发展处党支部、仲裁员工作处党支部、秘书处党支部主动下沉到青山区对口帮扶社区报到并了解情况。
2月6日,武汉仲裁委办领导带领三位支部书记到青山区对口帮扶社区摸底,并送去了一批医用口罩、消毒和防护用品等社区急需物资,为社区下一步开展防疫工作提供了物资保障。
2月6日深夜11点,接到青山区对口帮扶社区请求派遣人员参与社区防控的联系函后,武汉仲裁委办党组第一时间吹响抗疫集结号,发起抗疫总动员。“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让我去抗疫一线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主动请缨。
2月7日凌晨,一支由20名党员干部组成的武汉仲裁委办驰援基层疫情防控突击队成立,突击队分为两个工作组,分别协助对口的青山区青扬社区和十九街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2月7日上午,武汉仲裁委办疫情防控突击队准时到对口帮扶社区领受任务,协助开展工作。
变身志愿者共筑防线
从2月7日至今,按照武汉市委、市政府“应下尽下”的原则,武汉仲裁委办党组书记、主任彭国元每日一线指挥、科学调度;办领导刘健勤、闵锐、李登华每人负责一个包保社区、每日现场督导,全体党员干部逆行而上,冲锋在前,逐一编入社区网格,服从各街道社区统一调配,认真做好街道社区党组织布置的具体工作任务,每天驻守在社区、服务在基层,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
目前,武汉仲裁委办有14名党员、1名团员在对口帮扶的青山区蒋家墩社区、青扬社区和十九街社区值守;有18名党员、16名非党员在居住地就近下沉社区支援;有6名党员在委办机关值守保运转。
他们都有自己的家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既要孝养父母,抚养子女,也要安抚家人,克服自身恐惧,但在疫情防控的责任面前,他们选择挺身而出,逆向而行。
武汉仲裁委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杨骥萍和国际院副院长陈晓梅两名女同志,巾帼不让须眉,主动到社区服务。万飞、韦延武、易庭华、刘晓昌等几位党员,年龄均已超过57岁,属于易感人群,但他们觉得“非常时期能为社区出点力,是一段难得的经历”。
像这样主动请缨、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践行着初心使命的人,在武汉仲裁委办还有很多。
自2月7日参与社区防控工作以来,武汉仲裁委办苏勤、陈迈、杨陈睿、许敏、张翔、韦延武、漆伍、曾奇、朱穹宇等人一直坚守在青山区对口帮扶社区,廖军和童莹自告奋勇加入三个对口社区。廖群秀、尹秀莉、董玲莉、胡玲、熊颖、李婷、汪爱彬、吴垠舍小家顾大家,连续多日作为志愿者就近下沉社区服务。
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电话排查所在社区居民身体状况并将排查情况及时报告社区。为了将工作做实做细,下沉党员干部对重点关注对象每日进行电话回访,仔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饮食情况,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社区反馈。
在连日来的疫情肆虐和持续隔离下,有的居民情绪不是很稳定,他们努力做好情绪安抚,帮助社区稳定民心;有的居民试图违反小区封闭管理规定,坚持外出,他们主动询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耐心劝返;面对居民买菜难、买药难的问题,他们协助社区给居民送去新鲜蔬菜和应急药品。他们常常从早上上岗开始,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顾不上吃饭和休息。
在危难时刻,武汉仲裁委办人从法律工作者迅速变成了社区志愿者,与社区干部一起构筑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在这十多天里,他们是网格员、巡逻员、保洁员、门卫、保安、快递员、买手、搬运工,无论是被分配什么工作,他们都尽心尽力、任劳任怨。
这些努力被很多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在留言中说:“疫情在发展,爱心在传递,感谢社区工作人员的付出,你们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铁肩道义!”“感谢你们带来了党的温暖、社区的关怀!”社区对武汉仲裁委办党员干部职工在疫情防控中的奉献精神、优良素质和扎实作风也给予了高度肯定。
提供定制式仲裁服务
为社区安全做好守护者的前提是,自己要健康。
为切实让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干部职工做好防护,武汉仲裁委办同时做好内部后勤服务保障。
负责这项工作的综合处,每个人都尽心尽力。韦延武多方协调,在各类防护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及时购买了消毒液、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许敏结合实际起草了《武汉仲裁委办防疫物资管理办法》,精细管理防护用品;史俊湘坚守工作岗位,积极衔接市直有关部门,有时加班工作到凌晨,确保上级指令第一时间在武汉仲裁委办得到落实;谢民、梁剑则任劳任怨运转物资,把党组的温暖送到每一位下沉干部职工的心中。
为了在疫情防控期间给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仲裁服务,保障仲裁活动顺利开展,武汉仲裁委办坚持驻守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随时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如期开展武汉仲裁委员会网上仲裁服务,确保网上仲裁案件有序推进;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仲裁,并为当事人网上参加仲裁程序提供指引和协助;前移纠纷化解关口,开通仲裁绿色服务通道。
武汉仲裁委办对于受疫情或防控措施影响较大的企业开通专门通道,提供“定制式”仲裁服务,加大调解力度,及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实施仲裁惠企惠民举措,对于受疫情或防控措施影响以及从事防控保障物资生产的企业或个人,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免仲裁案件仲裁费,切实减轻市场主体争议解决费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