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精准滴灌推出痛点式教学模式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18
打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洋

  “宪法就像空气和水,守护着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近日,在河南省永城市第三高级中学的“开学第一课”上,法治副校长张振英以“宪法与人生”为主题,用生动案例阐释法条,牢牢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作为永城市司法局局长,他已连续多年为学生讲授法治主题课,将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转化为学生的“成长必修课”。

  “作为法治副校长,我深知肩上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护航他们走向更辽阔的未来。”张振英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在张振英看来,法治教育不能靠法律条文的堆砌,而是要贴近心灵、回应现实。针对校园欺凌、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张振英团队创新推出“痛点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中思考法律边界与行为准则。

  在《向校园欺凌说“不”》专题课上,张振英通过剖析隐性欺凌案例,帮助学生树立“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旁观者”的意识。“我学会了自我保护,也更懂得了怎样尊重别人。”课后,一位因性格内向而被孤立的学生鼓足勇气对张振英说。

  交通安全同样是张振英关注的重点。他结合真实的事故数据与影像案例,引发学生反思不遵守交通规则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让学生直观感受“规则是守护生命的铠甲”的深刻内涵。

  “现在开庭!”9月2日,随着法槌落下,永城市第三高级中学的“模拟法庭”开始。学生们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辩护人等角色,围绕一起案件展开热烈讨论。张振英积极推动开展“模拟法庭”、法治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深化对法治的理解。同时,他还在每个班级设立“法治观察员”,引导学生发现和反映身边的问题。

  从课堂讲授到实践体验,从个体参与到社会协同,永城市以法治副校长制度为支点,撬动青少年法治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永城市校园纠纷明显减少,学生的法治素养显著提升。

  “担任法治副校长以来,我深切体会到,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项需要持久用心的工程。它既需要司法与教育的紧密协作,也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以孩子们愿意听、听得懂的方式,传递法治声音。”张振英说,“我愿以绵薄之力,让每一位少年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自信、茁壮成长,使公平正义成为他们生命的底色,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附件:

责任编辑: 操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