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司法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402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17-12-28
打印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法律援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5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15〕37号),对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作出部署。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进一步扩充事项范围,放宽经济困难标准,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咨询服务,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众。2016年,全国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0万余件,为143万余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咨询800余万人次,切实维护了困难群众合法权益。

  同时也要看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相比,法律援助工作还存在制度不够完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您在建议中提到的立法层级不高、县区机构人员不足、法律援助律师待遇偏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我们着力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推进法律援助立法

  法律援助立法工作是司法行政法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以及中办、国办《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均将推动制定法律援助法作为一项重要改革任务。2015年起连续两年,国务院将法律援助立法列入立法研究项目。司法部高度重视法律援助法起草工作,法律援助立法工作已全面启动。2012年,我部即开始着手开展法律援助立法工作调研。2013年,形成了法律援助法草案稿。目前,我们正在根据《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和调研论证情况对草案初稿作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加强法律援助经费保障

  经费保障是正常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基础。《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提出要按照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经费保障原则,完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体制,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包括中央、省级财政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市、县级财政全部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高办案补贴标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等。从中央层面看,中央财政2005年设立中央补助地方法律援助办案专款,2009年设立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资金,分别累计投入20.1亿元和7.1亿元;从地方层面看,各地围绕《意见》关于提高法律援助经费保障能力的要求,积极与发改、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着力提高法律援助保障水平。全国已有95%的地方将法律援助业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大部分省份设立了法律援助专项资金,2016年全国法律援助经费总额达21亿余元,为法律援助工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

  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队伍是关键、是保证。《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提出探索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模式,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完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权益保障、政策扶持措施,推行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鼓励和支持人民团体、社会工作者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多渠道解决法律资源短缺地区法律援助工作力量不足问题。近年来,我们推动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加强法律援助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充实法律援助工作力量,不断提高法律援助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如一些地方探索招投标选择服务机构和购买服务,探索队伍专业化发展模式并根据业务特长建立分类管理制度等。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困难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继续加强经费和人员保障,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继续推进法律援助立法工作,根据工作进度安排,尽快推动出台法律援助法。您在建议中提到的法律援助机构性质、实行职称工资、人员编制等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在法律援助法的立法工作中予以考虑。

附件:

责任编辑: 杨翠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