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在农村地区加大宪法和法律宣传教育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把宪法学习宣传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重要指示为根本指引,按照中央安排部署,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2018年3月,我国现行的宪法第五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公布,司法部会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等部门联合召开“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座谈会”;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会同中宣部、中组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全国普法办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对宪法学习宣传作出全面部署;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会同相关部门在京联合举办了3场宪法学习宣传报告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宣部、司法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实施宪法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座谈会;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展首个“宪法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累计举办各类宣传活动66.2万场次,现场累计参加人数达2.23亿人次。
下一步,我部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推动宪法实施充分融入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中。在宪法和法律宣传教育中,进一步创新思路,在农业农村系统发起法治建设助力乡村的普法宣传倡议,引导系统普法工作部门认真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和普法责任制,充分利用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新技术新形式,广泛宣传宪法、法律,推动普法向系统扩展、向农村延伸,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全面推动乡村法治建设。
一是加大在农村宪法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宪法进万家”活动,让宪法真正走进人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将普法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以宪法和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重点,推动法律进乡村、进农家,使农民群众在法治文化氛围中受到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熏陶,增强农民群众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
二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印发《农业农村部普法责任清单》,形成各有关单位分工负责的普法责任机制,切实推动把学习宪法融入农业农村管理、农业行政执法和农村公共服务的各环节和全过程。
三是创新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深入农村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送法下乡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DVD光盘、张贴宣传画、举办讲座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着力提高农民群众法律意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依照法律途径维护权益、规范表达诉求,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四是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培训。为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法治能力和农民的法律意识,通过举办基层法治骨干、执法人员培训班,全面提升基层法治人员的法治思维能力和专业水平。围绕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培训班、检查调研、执法告知等多种途径,积极向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方面法律法规,促进他们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
感谢您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责任编辑: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