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司法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577号(政治法律类032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19-11-25
打印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扩大法律服务业开放力度,助力大湾区规则相互衔接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庭引入香港非全职法官制度的问题

第一国际商事法庭自2018年6月29日在深圳挂牌成立以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国际商事法庭是中国司法改革的重要试验,从管辖到诉讼证据、域外法律查明等各项机制都进行了探索性的创新,以努力打造诉讼、调解、仲裁有效衔接,便利、快捷、低成本的“一站式”争端解决中心。第一国际商事法庭毗邻港澳,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在其成立之初,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部门就考虑过试点非全职法官制度,试行符合宪法、法官法规定的中国籍香港永久居民担任第一国际商事法庭的非全职法官,并就此事与全国人大相关部门进行过协商;鉴于目前内地尚未有香港永久居民担任法官的先例,如何建立并完善对港籍非全职法官的任免、回避、考核、培训等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研究,并需与相关中央部委积极沟通,待时机成熟可考虑开展试点。最高人民法院也将就此深入研讨并积极推进。

二、关于支持香港打造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建设问题

经我们了解,最高人民法院一直致力于支持包括仲裁、调解在内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和完善。除组建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外,最高人民法院选定符合条件的国际商事调解机构、仲裁机构,与国际商事法庭共同构建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2018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程序规则(试行)》以及《关于确定首批纳入“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国际商事仲裁及调解机构的通知》,为构建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搭建平台,促进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运行的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根据相关机构申报,综合考虑各机构前期受理国际商事纠纷案件的数量、国际影响力、信息化建设等因素,国际商事法庭确定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6家机构作为首批纳入“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仲裁和调解机构。首批纳入国际商事法庭“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平台的机构均为境内机构。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积极与境外机构协商,将更多的境外著名仲裁和调解机构纳入平台,香港的著名仲裁和调解机构也会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对仲裁服务对外开放,允许境外仲裁机构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问题,我们将结合正在进行的《仲裁法》修改中认真考虑研究。2018年12月31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出,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探索有关仲裁工作实践。近年来,司法部支持成立了由三地10多家仲裁、调解机构组成的粤港澳仲裁调解联盟,采用“调解+仲裁”模式解决三地间的商事纠纷;成立了由三地“9+2”城市群仲裁机构组成的粤港澳仲裁联盟,从仲裁规则相互借鉴、仲裁员共享及交流培训等方面,逐步深化三地仲裁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司法部将进一步支持粤港澳地区的仲裁机构整合法律资源,优势互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仲裁中心。

三、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惠港政策问题

为促进艰苦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根据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国家扶贫政策精神,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对全国25个省(区、市)的艰苦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放宽报名学历、降分录取的考试放宽政策,应试人员户籍在放宽地方的可以申请享受考试放宽政策。该项政策目的是为了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法律职业人员不足问题,让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共享法治建设成果的一项特殊政策。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不是放宽政策适用地方范围。未来,司法部将认真做好香港居民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相关服务工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进便利香港居民在内地职业准入相关工作。

四、关于完善两地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制度问题

目前,司法部允许符合要求的港澳律师事务所在内地设立代表机构,同时允许港澳律师事务所在全国范围内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允许广东自贸区内的联营所的内地律师受理、承办内地法律适用的行政诉讼法律事务。在广东省范围内,允许香港律师事务所与广东省律师事务所以协议方式,由广东省律师事务所向香港律师事务所驻粤代表机构派驻内地律师担任内地法律顾问。下一步,司法部将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认真研究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对港澳继续扩大法律服务业开放措施,完善两地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机制,助力大湾区建设和港澳律师事务所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司 法 部

2019年6月19日

附件:

责任编辑: 王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