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区县主任谈法律援助高质量发展

来源:西安法律援助 发布时间:2023-05-26 10:26
分享到 打印

  2022年12月,陕西省司法厅印发了《陕西省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为大力推进法律援助事业高质量发展,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推出“区县主任谈法律援助高质量发展”栏目,介绍全市法律援助机构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创新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推动全市法律援助工作再上新台阶。

  莲湖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李旺妮

 

  2023年,莲湖区将全面准确实施法律援助法,把提高案件质量、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作为今年实现法律援助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推动法律援助从“应援尽援”到“能援尽援”转变,让社会贫弱群体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优质法律服务。

  一是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将法律援助下沉街道、社区、派出所等工作站点。充分利用全区9个街道工作站、131个社区工作室、108个莲心驿站,为辖区居民群众、快递员、外卖小哥等群体提供精准法律服务。二是加大非诉法律援助业务办理,实施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实行经济困难承诺制度,依法扩大法定服务事项,进一步发挥莲湖区“援调对接”工作模式作用,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当事人和解中主动参与,往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延伸。按照援调一体、调解前置、和解随时的原则,突出诉前调解,让受援人选择更加有利于自己的方式,维护合法权益。三是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实现横向提质扩面。把驻地企事业单位、工会、群团组织联动起来,将工会困难职工法律援助、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残疾人法律援助和退役军人法律援助等纳入莲湖区法律援助统一指导、监督。四是建立常态化案件质量监管模式,形成质量监督闭环。强化案前、案中、案后全程监管,综合运用满意度调查、旁听庭审、质量评查、案卷检查、回访等方式督促提升案件质量,及时了解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提高承办人员的责任感,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水平和服务效能,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碑林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李媛

 

  2023年,碑林区法律援助中心以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为目标,应援尽援、尽援优援,多措并举着力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提质增效,将从“四加强四突破”方面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加强阵地建设,在落实便民措施上求突破:继续夯实法律援助三级网络工作基础,全力推进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规范化建设,完善机构软硬件建设。加强全区法律援助队伍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培训教育,提升基层法律援助工作者的履职能力。

  加强法治宣传,在扩大覆盖面上求突破:在法律援助法颁布一周年之际,持续开展法律援助品牌建设活动,继续讲述好“身边的法援故事”。组织各式各样的法律宣传活动,让更多群众知晓法律援助,支持法律援助,受惠法律援助。

  加强部门联动,在畅通维权通道上求突破:强化部门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建立法律援助律师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络点制度,发挥各站点职能作用。简化特殊群体申请法律援助程序,使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的困难群众,实现“能援尽援”“尽援优援”。

  加强质量监管,在完善服务职能上求突破:全面梳理现行法律援助规章制度,不断加强法律援助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根据刑事诉讼法、法律援助法及有关文件规定,发挥刑事法律援助作用,保障刑事法律援助工作顺利开展。

  新城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马法领

 

  2023年,新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将着力打造“三优”法律援助中心。以开展建设“服务优、保障优、效果优”法律援助中心为抓手,切实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区、服务和保障民生中的职能作用。

  一是做到服务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保障和维护人民利益。推出和更新便民服务举措,降低申请门槛,简化审查程序,畅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因请求抚养、赡养、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待遇、见义勇为等事项产生的权益主张。

  二是做到保障优:加强法律援助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组织开展法律援助业务培训班,全面提升法律援助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与公检法部门联系交流,为法律援助律师提供所需的设施及便利条件,保障值班律师工作顺利开展。及时支付案件补贴,提高法律援助律师承办案件及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三是做到效果优:认真履行受理、审查、指派等组织实施职责,教育法律援助律师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执业规范。加强法律援助案件督查、指导工作,健全案件质量评估标准,推动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开展,确保办案质量稳步提升,满足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未央区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  刘莎

 

  2023年,为全力以赴做好新时代的法律援助工作,努力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未央区法律援助中心依据法律援助法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

  加强法律援助宣传:广泛宣传解读法律援助法,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利用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让法律援助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群众了解法律援助的条件、程序等知识,让群众近距离了解和学习法律援助法,提高法律援助公众知晓率,扩大社会影响力。

  简化事项办理流程:全面实行经济困难告知承诺制,不断完善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审查、指派、承办等各项工作流程,加大对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农民工、军人军属等重点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并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现法律援助一站式办理,使法律援助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畅通申请通道:充分利用公共法律服务大厅、热线电话、网络平台以及值班律师等便民方式构建法律援助申请通道,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群众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不见面模式进行咨询、申请和表达诉求,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雁塔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闫小刚

 

   2023年,雁塔区法律援助中心按照“应援优援、应援尽援”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逐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质量和效率,为更多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创新服务,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质量:制定多项便民惠民措施,完善和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一是将法律援助延伸至街办公共法律服务站,将受理权限下放至公共法律服务站法律援助窗口,群众在家门口即可申请法律援助,实现法律援助“一体化”受理,“一站式”办结;二是在区法律援助中心设立“服务民营企业窗口”,对民营企业困难职工申请法律援助,免于经济状况审查,并实行优先办理;三是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实行电话预约,上门受理服务,变“坐等群众来访”为主动上门服务;四是继续实行法律援助“全市通办”,高效应援,方便法律援助案件申请人就近申请法律援助;五是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工业园区, 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园区工作站。

  多措并举,加强案件质量监督管理:充分运用法律援助服务平台,开展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全程指导,实现法律援助机构、受援人、办案机关多方监督机制。建立法律援助回访工作制度、案件旁听制度、案卷定期评查制度。通过与政法学院合作,开展第三方评估法律援助案件,由第三方评估形成书面评查报告,向法律援助案件承办单位和承办人进行通报反馈,指出问题、明确标准,强化办案人员工作责任心,推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规范化建设。

  加强宣传,扩大法律援助知晓率:一是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法律援助宣传,重点做好法律援助法的学习宣传,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效果;二是大力开展“情暖进城务工人员法律援助”主题活动,加大根治欠薪工作力度,切实保障和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三是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残疾人”法律援助宣传活动。

  灞桥区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 曹亮

 

  2023年,灞桥区法律援助中心以“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工作目标,全面准确实施法律援助法,最大程度保障贫弱群体合法权益,推进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宣传形式多样化:积极探索“互联网+法律援助”模式开展法律援助法宣传活动。利用重要节点广泛宣传法律援助相关知识、典型案例和办事指南等。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司法行政微信平台等各类媒体,广泛传播法律援助相关内容,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援助各类咨询平台进行咨询和化解纠纷,指导群众依法维权,努力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法律援助社会知晓率。

  案件指派精准化:不断创新法律援助案件指派方式,积极探索法律援助队伍专业化发展模式,根据律师业务特长分类管理,针对案件类型和受援对象组建不同的专业化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法律援助服务。

  案件监管常态化:完善办案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接待、受理、审查、指派、承办等过程。通过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评查、群众满意度测评、服务质量检查、案件旁听等形式,全面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完善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评价、监督等机制,有效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高陵区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 高昂

  2023年,高陵区法律援助中心紧扣“规范、创新、发展”主题,聚焦全年目标任务,以提升法律援助业务质量为重点,以树立法律援助品牌为核心,立足本职,狠抓落实,努力为贫弱群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

  多措并举,用品牌带动品质:树法律援助品牌,谋高质量发展,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15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制定全覆盖回访制度,对来电、来访、网络咨询、上门办理的案件当事人全面进行回访,倾听群众意见,通过案件评查、庭审旁听,始终把案件质量作为法律援助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用品牌凝聚人心,用品牌展现实力。

  北跨担当,用机遇保障品质:“北跨主城区 法援显担当”。主动把法律援助事业高质量发展融入西安北跨战略,围绕“三个年”和“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奋力弘扬“八个敢”精神,加大提升法律援助信息化服务水平,充分运用“智慧法援”办案系统,切实满足当事人多渠道办理法律援助业务需求,融入北跨战略机遇,努力提升与发展机遇相匹配的法律援助服务保障水平。

  主动作为,用服务提升品质:积极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强化“十项”便民服务举措,探索援调结合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律师调解室的职能作用,强化参与诉源治理和纠纷化解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法律援助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成为常态。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高陵区法律援助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接待好每一位来访群众,办理好每一起援助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蓝田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刘新娟

 

  2023年,蓝田县法律援助中心遵循“应援则援、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应援就援”的原则,坚持司法为民、服务为民、以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民解忧。

  加大司法联动,扎扎实实推动“枫桥+乡约”经验:蓝田县法律援助中心深入结合“枫桥经验”和《吕氏乡约》文化精髓,对一些案情简单、矛盾纠纷不激烈,当事人双方都有调解意愿的案件,蓝田县法律援助中心积极进行调解,为群众化解矛盾、减少诉讼成本。

  制定五项便民措施,方便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业务:通过增加法律援助的受援面、降低法律援助的门槛、增设法律援助的服务渠道等方式,让群众能够就近、快速、便捷的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让困难群众切身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增加困难群众的法律获得感。

  运用案件质量提升措施,狠抓案件质量的提升:及时组织力量对辖区的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专门的培训,并对案件质量进行全面核查。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方面,主要通过查验会见及时程度、“三大笔录”(会见笔录、阅卷笔录、庭审笔录)、辩护词以及判决书中对律师辩护意见的采纳程度等,对律师的援助工作进行评查;民事法律援助案件方面,主要从代理词、答辩词和庭审笔录等进行评查,对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进行监督。

鄠邑区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 刘婉星

 

  2023年,鄠邑区法律援助中心将以“健全体系、重点落实、提质增效”为目标,紧抓涉农区县人群特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扎实推进全区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统筹发展,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将法律援助法纳入普法重点工作,广泛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法律援助进乡村 民生工程暖民心”等涉农主题宣传活动,让法律援助走进乡村、贴近群众,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力,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

  提高法律援助覆盖率:建立健全现代化法律援助服务体系,与各法律援助工作站形成联动维权机制,更充分地实现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法律宣传、法律咨询职能和引导、协助办理法律援助职能,满足城乡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提高法律援助满意度:强化案件质量管控,着力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效果。规范案件办理流程,严格审查、科学指派。实行办案跟踪制度,做到全程监督,跟进案情。案后进行归档评查,跟踪回访。不断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工作夯实基础。

国际港务区党群工作部主管 杨晓文

 

  2023年,国际港务区将以深入贯彻法律援助法为抓手,创新法律援助形式,精准落实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质量,切实维护贫弱群体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进一步提升对法律援助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作用,健全法援网络:充分发挥自贸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43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三级平台作用,积极引导困难群众获取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及民政、人社、工会、妇联、团委、残联、劳动监察等行业部门衔接沟通,为困难群众及时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实现“援调对接”:推行非诉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式,积极参与“大调解”对接,联动法院深化诉前调解机制,减少诉讼,降低维权成本,进一步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法援社会影响力:将做好宣传工作作为实现“应援尽援”工作的突破口,与“法律六进”相结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深入重点行业、覆盖重点人群,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力,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认知度,让法治阳光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临潼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李萍

 

  2023年,临潼区法律援助中心将以宣传法律援助法为重点,立足辖区实际,积极扩大法律援助知晓率、覆盖率,转变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法,让更多的贫弱群体享受到优质、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继续加强法律援助法宣传。优化宣传方式,在传统摆摊设点、发资料宣传的同时,深化街办、村组等基层组织对困难群众的引导作用,强化对接、联系,努力扩大法律援助宣传的覆盖面,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

  针对临潼辖区面积大,偏远农村街办、村组众多的特点,依托全面覆盖临潼辖区23个街办、160个村(社区)的公共法律服务终端机,实现“实体+网络”、“线上+线下”的法律援助服务,让为民惠民的法律援助向乡村人群延伸,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强化案中、案后的监督回访,努力提高法律援助案件承办质量。对参与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集中培训,参与案件庭审,组织案卷质量评查、奖优树标,案后积极回访受援人,听取意见建议。

阎良区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 雷绒花

 

  2023年,阎良区法律援助中心将始终坚持司法为民,拼服务、重宣传、提质量、重效果,把法律援助这项“民心工程”做大做强做优,努力为阎良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法治保障。

  拼服务树立法律援助金字招牌:积极打造“五星级”示范服务窗口,着力推行窗口服务规范化、服务主动化。推行“六心、十不准”办案承诺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要求办案人员和接待人员签订“六心”“十不准”承诺书。从案件咨询、案件受理、案件办理、案件回访的全过程作出承诺。增强受援人对法律援助的信任度,加强了对办案人员的指导和管理,使办案质量不断提高。

  重宣传提升法律援助公众影响力:将法律援助的宣传工作贯穿始终,采取广泛宣传和定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在各街办、村、社区、企业等开展“送法下乡助民行 服务群众暖民心”宣传活动,利用三八、助残日、六一等特殊节日,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法律援助咨询宣传活动,了解困难群众的法律诉求、为群众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法律援助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充分发挥驻校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驻校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律师要经常深入学校,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开展未成年人法律服务活动,确保工作站在学校普法宣传、法治教育和依法治校方面“开花结果”。

  提质量推动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狠抓案件质量,重点对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审批、指派规范程度,承办人员是否认真履行职责,辩护和代理意见观点是否明确,是否与受援人充分沟通,承办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是否遵守法律服务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等方面,与各所承办人进行了面对面深入的沟通,对法律援助案卷纸质和电子案卷进行逐一评查,同时,开展案件旁听和回访,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

  重效果保障法律援助人群合法权益:今年是阎良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化服务年”,阎良区司法局以“三优”工作为抓手,依托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平台,组织司法行政干部开展为期一年的“坐窗口大体检”实践轮训活动,零距离接待群众咨询、解答群众疑问、了解群众需求、处理群众法律事务,切实提升司法行政系统各级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司法行政室主任 李艳歌

 

  聚焦宣传,加大法律援助力度:通过普法宣传、发放法律援助资料、“西安平安法治高新”微信公众号线上普法等多种形式,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的群众知晓率,引导群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让更多困难群众了解、认识法律援助,增强群众对法律援助的信任感。

  聚焦联动,提升法律援助广度:加强与区教育、妇联、残联、劳动仲裁等部门的联系协作,以未成年、贫困女性、残疾人和劳动者等为重点对象,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咨询、引导其有序反映诉求、依法维护权益,构建起多方参与、信息共享、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

  聚焦管理,提高法律援助专业度: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形式,邀请专业律师团队、法律工作者加入,联动社会专业力量的参与,以专业的法律援助让更多困难群众受惠。加强对工作站业务培训、工作指导,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全面提升工作实效。

周至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张荣福

 

  2023年,周至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发挥职能优势,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切实强化履职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密切回应群众期盼,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便民、高效、快捷”为着力点,化解矛盾纠纷,不断降低群众维权成本,高效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服务人群范围上,突出一个“广”,让法律援助阳光照射更多的困难群众。一是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二是健全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让群众在身边就能找到法律援助。开通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直通车。推出十大便民利民措施,畅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申请手续,对农民工维权案件做到“快援、快办、快结”。

  在服务方式方法上,突出一个“强”字,擦亮周至法援特色品牌。一是在法律援助宣传上求创新。为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创新法援宣传方式,全方位、宽领域、多载体宣传法律援助;二是在提升工作亮点上下功夫,周至积极构建法律援助+枫桥经验+N的多元联动纠纷解决机制,帮助农民工等困难群体降低维权成本,缩短周期,提高维权质效。

  在服务质效上,突出一个“优”字,把受援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周至建起了“15分钟法援服务圈”,推行“一站式服务零等待”承诺,建立了农民工、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军人军属等人群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团5个,组建法援智囊团,为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把脉会诊”,对专门事项进行分析研判,确保法律援助案件的质效与实效。

长安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张怡

 

  2023年,长安区法律援助中心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以“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目标,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全力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稳步发展。

  拓展便民维度,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持续推行法律援助便民惠民措施,简化受理审批程序、快速指派、容缺受理、减证便民、高效承办的工作机制。推行电话热线、网络平台和窗口服务互通互联,形成“线上+线下”“窗口+网络”的服务模式,引导群众通过线上、网络平台,实现法律援助申请“最多跑一次”,从而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

  加强宣传深度,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坚持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常规宣传和创新举措相结合,充分利用报刊、电视、长安司法微信平台等载体,把法律援助知识传播到城乡各个层面、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做好做实法律援助惠民生工作。依托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全区发放《法律援助便民卡》,“西安市公共法律服务(移动端)操作明白卡”,引导群众通过网络进行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申请,让法律援助服务“抬头可见、举手能及、足不出户”。

  加大监管力度,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是法律援助生命线”的发展理念,常态化组织开展庭审旁听、案中跟踪、卷宗评查、案件回访等活动,督促法律援助案件承办人员认真履职,提升案件承办质量。

  拓展协作宽度,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建立与公安、检察、法院、民政、妇联、残联、劳动监察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推进信息互通,加强协作配合,确保沟通顺畅。建立与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各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联动机制,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法律援助案件,引导受援人优先采取和解、调解等方式结案,降低受援人诉讼成本。

西咸新区党群工作部司法行政室主任 张静

 

  2023年,西咸新区将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以“应援尽援”为工作目标,不断提升法律援助质量,提高法律援助保障水平,切实让辖区群众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享受到法律援助的温暖。

  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申请渠道:持续巩固强化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机构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作用,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一律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紧急情况可先行受理,后补办手续。

  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不断加强对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办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完善重大疑难敏感案件集体讨论制度、信息报告制度等办案质量监控机制,推进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创新法律援助新方法新机制,加强与公、检、法、劳动监察大队、市场监管、民政、工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形成合力,保障群众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